2008-10-24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19):归程乱想


7月24日,星期四,晴空万里。早上8时50分,我们结束了这回的吴哥古迹之旅,离开暹粒市飞返新加坡。此时,柬泰边境的军事对峙尚未结束;日益升温的柬埔寨全国大选亦尚未落幕。

飞机升空,我看到机窗外良田遍野,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暹粒河两岸,时光彷佛又倒流到1296年,我从高空看到了周达观,那位身穿元朝服装的中国人,在田野间漫步,和田陇上的皮肤黝黑的吉蔑农夫打招呼,口中喃喃地感叹道:“好个富贵真腊呀!”。然后,他信步走到吴哥窟的护城河外,看到一群小孩在河水中嬉戏,他们的跳水姿态美妙绝伦(见上图),欢呼的叫声响彻云霄。


飞机飞过丛林,时光又彷佛穿梭到1979年,柬埔寨发生内战,森林变成儿童的“游戏场”,十一二岁的柬埔寨儿童,瘦小的肩膀上扛着几公斤重的土制枪炮,在森林里东穿西串。一个不小心,踏着枯叶下埋置的地雷,不是粉身碎骨,就是被炸的遍体麟伤,断腿切肢的。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四十来岁的中年大叔了,怆伤的岁月,又把他们带回森林里的古迹区来。他们这回不完枪炮了,而是玩起各种乐器,且弹且唱出哀怨清凄的“地雷受难者组曲”,藉以博取那些阔气的各方游客那微薄的“同情美元”。这都是造物弄人吗?



而他们的孩子,该是上学的年龄了,不在学堂里读书写字,却都涌到各个旅游点的门外,缠着游客兜售各类旅游纪念品。他们见到老外,口中就喊“one dollar, one dollar” ;看见华人就改口“一块钱,一块钱” !后来,我们被缠多了,听多了,竟然给这群天真烂漫,常带笑容,又锲而不挠的柬埔寨儿童,取了个“one dollar boy"或 "one dollar girl"的绰号,现在回想起来,真有那么一点调侃的味道。真是的,我们的同情心,难道都给那印度神话里的“天狗”吃了吗?


当飞机飞过湄公河三角洲的上空,我欣喜地看到那条源自中国西北的湄公河,在阳光的照射下,好像一条金黄色的彩带,从北到南蜿蜒地平铺在绿油油的田野间,数条支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然后一起奔向暹罗湾,流入南中海。是了,就是在广袤无边的三角洲,滨海而居的古吉蔑人在公元2世纪至6世纪间建立的扶南国,盛极一时,其势力远达今日的缅甸、泰国、越南南部和马来半岛北部。曾几何时,扶南换成真腊,真腊换成吴哥,吴哥换成柬埔寨,朝代的更迭、领土的变迁,吉篾人的国土越缩越小,许多祖先留下的古迹和文物,不是在泰国境内,就是在越南的地方。如今,为了一个被泰国分享去的古庙遗址竟然陈兵边境,还得劳驾联合国出面调解,这是吴哥城里的众神在作弄柬埔寨人,还是柬埔寨人妄顾了众神的意愿,由以致之?我的思绪,此时也随着飞机飞进了云层,变得模糊不清了!

此趟吴哥古迹之旅,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我的收获却是良多的。丰富多彩的古迹区,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它无声地向我们展示了从公元9至13世纪这400年间,东南亚的一个典型“印度化国家”的文化、艺术、、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痕迹,让我对这个曾经声名远播的南洋古国,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印度支那半岛一度称霸的吉篾人(Khmer,另译为高棉),曾经建立过三个威震四方的南洋古国,即扶南(公元2至6世纪)、真腊(公元6至8世纪)及吴哥(公元9-13世纪);但前两个王国的辉煌,我们只能从历史文献中读到,而吴哥王国则给世人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文物实证,能让我们亲眼目睹它的兴盛与风光。每一个到过吴哥的游客,无不被吴哥建筑之宏伟、雕刻艺术之精美,因而对古吉篾的高度文明,发出由衷的赞叹!

而在赞叹之余,我们也深深体会到文明的进步,是从不停滞的,文明中心的转移也是历史现实, 谁也阻挡不了。从吴哥的建筑与雕刻艺术,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从印度教文明转向佛教文明的缓慢而自然的过程。从公元9世纪至12世纪初,吴哥的统治者独准尊贵贱分明的印度教,所以神庙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清一色是婆罗门风格,民间则多倾向于人人信仰平等的小乘佛教;至12世后期纪阇耶跋摩七世信奉佛教,采取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建筑师和雕工得以自由发挥,所以这时期的吴哥神庙融合了印度教和佛教的艺术为一体,展现了多元特色。公元13世纪后期,阇耶跋摩七世的继承者虽然一度反佛,但大势所趋,佛教渐渐在全国范围内占了上风,此后柬埔寨的神庙建筑与雕刻艺术佛教风格成为主流,取印度教风格而代之了。

人类学家指出,人类的文明,是有一定共同性的,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时间上的早晚而已。今年三、四月间,我有幸参观了中美洲的马雅文明,震撼于马雅金字塔神庙的宏伟壮丽之余,我一直在阅读和思考这些神秘文明的来源问题。在吴哥,我看到了与马雅金字塔神殿极为相似的结构,如普农巴坎寺、守城乌寺、巴杨寺等的四方形基垫与顶层建筑,竟然有些那么‘似曾相识’的感觉,还有圆柱的应用、拱桥的设计和大头人像雕塑,都令我想起中美洲的奥尔梅克文明和马雅文明。我不禁要问,这两个远隔太平洋的不同文明,是人类的思维方式相近而产生的共性现象这么简单吗?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呢?还有,吴哥金字塔神殿、马雅金字塔神殿和埃及的金字塔建筑,又会不会有‘人类文明有共同性’以外的解释呢?

想呀想,我脑海里突然冒出‘环球化’、‘世界村’这类时下最流行的词语。会不会在中古时代或者更早的时候,我们这个地球就是一个‘世界村’,各地的商人旅客相对自由流动,包括建筑、雕刻和宗教等方面的文化互动和相互影响,以致产生类似的建筑风格呢。据考古研究,印度河平原和幼发拉底河的贸易关系早在公元前14或15世纪就存在了,从印度至埃及的商路有三条:其一是波斯湾路线,即从南亚的印度河口沿海岸至西南亚的幼发拉底河口,顺流而上至安提阿(Antioch,今土耳其南部)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黎凡特的(Lavantine);其二是内陆路线,即从印度至今哈萨克东南部的巴尔克(Bakh),从这里走水路南下到位于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里海(Caspian),至黑海(Euxine);或从巴尔克走路路绕着卡门尼安沙漠(Karmannian
Desert)外缘经理海门至安提阿;其三是海路,沿波斯和阿拉伯海岸至亚丁湾的亚丁城(今也门首都),北上经红海至埃及东北部港市苏彝士或蒂尔(今黎巴嫩西南港市苏尔)及西顿(
今黎巴嫩西南另一港市)。从印度到中国,又有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商旅的来往和文化交流,早有定论。另一方面,考古学界也有马雅文明来自亚洲文明的说法。古代的印度教徒,既然可以远至埃及及中国,难道他们就不能走更远一点,到过中美洲吗?这看来有点类似英国作家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曾因出版《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而震动世界)式的狂想,留待以后读更多书、行更远路之后再作论证吧。



(2008年10月26日完稿

2008-10-22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18): 民间艺术

7月23日,星期三,晴。

今天的行程,与前三天截然不同。我们上午参观了吴哥手工艺之家(Artisans d'Angkor) 工作坊,以及它旗下的纺织厂;下午参观陶瓷厂及传统集市;晚上观赏民族舞蹈,度过一天充实的民间艺术之旅。


创办于1992年的吴哥手工艺之家,是一间自负盈亏的有限公司,它设立的目的帮助咙哑男女与农村子弟,通过公司的技能培训,成为手工艺人。目前,公司雇用了超过1000人,成功培训了130名从事丝织、木雕、涂漆、镀金、装饰图案、丝绸图画等工作的一手工艺人,并成功地在柬埔寨一些乡村设立工作坊,生产和销售传统手工艺品。

为了继续不断地培训手工业者,复兴柬埔寨传统手工艺,该公司也在暹粒市的工作坊、郊区的纺织厂、暹粒市和金边国际机场和吴哥旅游区等处设立专卖店,出售各 种传统手工艺品,以期能自给自足,支持这项民族艺术的复兴计划。该公司目前已把商务扩充到香港国际机场和新加坡樟宜机场第三塔客大厦,营业成绩不俗呢。


由吴哥手工艺之家经营的丝绸厂,设在暹粒市郊,有自己的桑园,还设有丝绸博物馆,展出各种与丝绸的生产有关的工具和机械,以及各类具有柬埔寨特色的丝织品。我们在讲解员的耐心解说与回答问题之后,对桑叶的种植、蚕的蜕变和吐丝、如何从蚕丝检出丝线、如何从丝线织出丝绸、对丝绸染色加工等过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原来桑蚕由交配、下蛋、浮卵、幼蚕、成长、吐丝到蚕蜕的整个过程,需要47天;丝织厂工从蚕茧中抽出蚕丝、染色、加工后制成各种丝织品,更是程序繁复,难怪每件手工丝织品的价格都很昂贵了!


参观吉篾陶艺复兴中心,原来不在旅游的行程表内,是徇团员中几位陶艺爱好这的要求而临时加插的,但能获得讲解员的详细解说和介绍,我们对陶瓷的制作过程、柬埔寨陶艺的特色,也有了基本的认识,算是此行的意外收获吧。

吉篾陶艺复兴中心的经理原籍法国,因为热爱柬埔寨陶瓷而定居暹粒。图中的小孩是他的孙子,眼睛大而圆,是个聪明伶俐的欧亚混种儿,很讨人喜欢。


暹粒市的中央市集,似乎是游客必到的地方。这里出售的产品,除了这三天来我们在古迹区东穿西窜时,当地小孩向我们兜售的“一美元”旅游纪念品外,还有金饰项链、雕刻工艺、衣服百货等,琳琅满目。

这个中央市集其实不大,只是因为能尽量利用空间的原故,里头挤进了几十家小商店,还好都是卖类似的货品,只要半小时左右就可以走一圈。还好,这里的售货员并不像旅游点上的那些“一美元儿童”,他们不会对你“死缠烂打”,价钱不合就说不行,干脆利落。我和云在这里“血拼”的结果是3美元买到两双草鞋、5美元一个手提袋。图中那位在中央市集外售卖炒面的小贩,手艺很不错,用的面条是包装的‘Maggi’面,但拆出来则是软软的,不知是什么面,但经过他的巧手一炒,香味四溢,如果不是领团的Steven曾经再三吩咐过,他的炒面吃了会拉肚子,我肯定会买一碟藏尝尝的。



晚上6时,我们在Koulen II 民族舞蹈餐馆享用自助餐,一边观赏柬埔寨传统民间舞蹈。在暹粒,民族舞蹈餐厅林立,是游客必到的旅游热点。

柬埔寨的舞蹈艺术别具一格。在婆罗门教佛教的影响下,其古典舞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
称为宫廷舞(Apsara)的古典舞蹈,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受到代代皇族的崇尚,尤其是在吴哥王朝最鼎盛时期的11至13世纪时期,尤为如此,我们在吴哥古迹区到处都可看到Apsara的雕像,不就是明证吗。

除了宫廷舞外,年轻貌美的柬埔寨演员也给我们表演了几套轻松活泼的民间舞蹈,让我们大饱口福的同时也大饱了眼福。可惜这时我的数码相机卡,只能让我捕捉几张精彩的古典舞姿后,就宣告存量耗尽,玩完了!那其实也不坏,相机罢工让我能够全神贯注在清歌妙舞之中,专心一志在观赏演出。



柬埔寨把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都叫做洛空(Lokhon) ,这一词据说是从爪哇与拉古(Laku) 一词衍变出来的;“拉古”一词的意思是行走,引申出来便成为歌曲或歌剧的意思。泰国、爪哇和柬埔寨舞蹈不仅在名称上,而且在舞姿、步法、题材、伴奏的乐器以及服饰各方面,都很相似,这是因为这些舞蹈的来源,同出于印度。当然,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各自发展后,各国分别把自己的民族特点溶入同源的舞蹈,形成了各放异彩的地方特色。

柬埔寨民族舞蹈的特点,在于面部的表情、手势、足部节奏的有机结合。在演出时舞蹈的内容主要靠歌唱来传达,但它又是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舞台旁的歌者配合舞蹈节奏,以优美的歌声叙述故事,两者合作无间,取得相得无障的歌舞效应。在参杂着传统圣洁的冬冬声中,穿著华美民族服装的Apsara们,头戴尖顶金盔、手臂和脚腕儿串上闪闪发光的镯子,在悠扬的歌乐声中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合掌礼拜,显得那么婀娜多姿,高贵而典雅!

2008-10-19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17):洞里萨湖


吃过午餐,回旅馆睡了个甜甜的午觉,午后三时半又再出发。这次我们不再参观寺庙,而是到暹粒市以南的洞里萨湖,参观Kompong Phluk 的水上村落。



洞里萨湖据说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湖泊,它特有的河水倒灌的地质现象,不仅造福了周围地区的广大农民,它长年漂移的水上村落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给当地居民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原来面积广大的洞里萨湖,东南面有一处天然出口,形成洞里萨河,它蜿蜒流经金边,在那里与上湄公河汇合,然后再向南分成白萨河及下湄公河两条河流。每年3月至6月的干旱季节,湄公河干涸,洞里萨的湖水向东南流入湄公河,从越南入海,湖水大量流失,水位显著退低;而当年底雨季来临,湄公河水涨,河水转而从东南向西北倒灌入洞里萨湖,以致湖水充盈,水位迅速高涨。如此每年一度的一退一涨,使到洞里萨湖的面积忽小忽大,变幻莫测。滨水而居的鱼夫,为适应经常移动的湖水,遂创造出一种易于拆迁的高脚房子,随着水位的移动而迁移;有人干脆就建造可以漂浮在水面的房子,随湖水共进退(见左图)。


洞里萨的水位,常年改变,可以从湖水退流时的1米水位慢慢升涨至河水倒灌时的12米深;湖水的面积则可从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100,000平方公里,约占柬埔寨全国总面积的20份之1,大的惊人。可以想象,洞里萨湖水高涨时,大片树林和田野被湖水吞没;湖水退低时,大片的树林和田野又从水中冒出。这样经过湖水的一吞一吐,从新冒出水面的天地,在经过湖水的洗礼后,吸收了湖水的丰富矿物质,特别肥沃。在洞里萨湖周边农田出产的稻米,味道又香又甜(见左图)。据说,整个洞里萨湖冲积平原的粮食产量,高据柬埔寨全国农产量的4分之一,难怪柬埔寨在吴哥王朝定居在这里期间,国富民裕,有“富贵真腊”之称呢。


Kompong Phluk是暹粒河流入洞里萨湖出口的地方,位于暹粒市的西南。一路上,两旁尽是稻田,一望无际。接近暹粒河口时,道路开始变得崎岖不平。所谓的道路,其实只是黄泥堆成的临时车道。由于这里每年都会水涨为患,政府也懒得修路,、开辟临时车道是最佳方案。黄泥路两旁,都有高脚木屋,准备随时拆掉搬走。

从暹粒河坐船出湖,两岸水边尽是漂浮在水上的小屋、小船、浮台、捕鱼工具如鱼网、鱼篓、鱼筐等;在这些主人的木屋或小船上有朱家、杂货店、商店、餐馆、游戏场、医疗所、学校、警察局、、加油站、鱼船修理厂、养猪寮(见图)等,几乎是陆上有的,这里都有,俨然是一个自足的水上村庄。


这里的水上房屋,也有不同的档次,最好的是涂上鲜艳色彩的木板屋,稍差的是用棕榈叶或竹竿编织成的茅屋,最差的就是由破旧小鱼船改建的艇屋。房子虽然简陋,却也可以种植热带花草、铺设神龛,或悬挂国旗。在村庄河道中川行,我们还可以看到划着舢舨沿河贩卖杂货、蔬菜、服装或日用品的船贩, 挨家逐户叫卖(见左图).







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多数是鱼夫.为躲避午后太阳的高温,他们都躲进屋里修息,有的人支起吊床,摇摇晃晃中会周公去了;稍微精力充沛的人就三五成群,围聚在娱乐船上玩乐,或在水上赌场聚赌;其他的人则悠闲地坐在厅里观看电视、坐在安乐椅上看天、在厨房里做饭、在船边冲凉.... 他们对我们这群“入侵”的好奇游客,彷佛视若无睹。好一幅悠然自得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活图像!正在羡慕这些安于现状的快乐村民时,耳边突然传来一句问话:“这些人好可怜呀,为甚么不搬离这里?”,我对那年轻的女团员说:“汝非鱼,焉知鱼之乐?!”



游艇转入了洞里萨湖,黄色的湖水一望无际,午后的阳光照色耀在湖面上,闪闪发光。带着鱼腥与泥土味的湖风拂面而来,感觉凉凉之中另有一番鱼村味道。

靠近村庄的湖面上,停泊着一艘两层高的大船,导游说是水上餐馆(见左图)。






小游艇拐进了另一条河口,把我们载到了水上养鳄场。在这里我们稍事休息,观赏鳄鱼、购买纪念商品,或享用清爽饮料;养鳄场的小女孩,还自动为我们献上一场精彩的“阿普莎拉情挑龙王”秀,乐得大家又不停地卡嚓卡嚓,拍了不少照片。

2008-10-17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16): 涅磐寺


今天上午的最后景点是涅磐寺(Neak Pean), 这个吴哥遗迹在吴哥城的东北,介于普力坎寺(Preah Khan) 和塔逊寺(Ta Som) 寺之间.

这个水池遗址,建于12世纪末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时,原名"阇耶蓄水池"(Jayatataka), 今天当地人称之为“皇家蓄水池平原”(Veal Reach Dak),这说明这里当年原来是阇耶跋摩所建造的蓄水池,现在已干涸,变成了一片平原。




涅磐寺是一座小庙,其圆形基座建在池中央的人造小岛上,当雨季水盈时整座神庙宛如开在池中的一朵莲花;旱季,水退之后则可以看见基座底层有两条多头蛇神盘旋着,把那莲花状的神庙团团盘住,所以这座中央神庙就被今人称为“盘旋的蛇神”(Neak Poan), (见上图)。

中央神庙的前方,有一匹石马,其周围环然绕着十几个石人,或蹲或爬或跑(见左图);导游说那匹马是传说中的巴拉哈神驹(Balaha) ,专门搭救在海上遇难的人。



阇耶蓄水池原本由四个大池组成,原址长方形,面积3500米x900米,元朝人周达观到访的时候,这里有一座金方塔,周围还见到有数十间石砌的房子、金 佛、铜像、铜牛、铜马这些东西完全都有。如今,除了上述的石塔神庙和石马外,就只剩下三几两座石屋的屋顶平摆在水池边,供人缅怀而已。单从屋顶的精美石雕看来,我们可以想像这里原该是当时著名的吴哥名胜之一,我们眼前的破旧石塔石马,当年必定曾渡上闪闪发亮的金箔或铜箔,因而吸引了周达观前往游览一番吧。


从大路旁停车场到涅磐寺,我们必须往南走一段长长的泥路,路旁绿树成荫,旅客稀少,很有一种郊游的享受。路旁,有一两组家庭式的小生意人,大概是当地的居民吧,她们带着家里的小孩和狗,在路旁摆摊子,售卖当地的特色瓜果。

左图的当地妇女,售卖的是一种类似蚕豆之类的果仁,炒熟后香气四溢,清脆爽口,她把炒熟了的豆仁,摆在地摊上,任我们试尝,买或不买都一样笑脸欢迎,给人一种亲切友善的温情。



比起两位售卖瓜果的大婶,在路的另一段表演音乐的“地雷受害者”大叔们,则是扳起苦脸、默不出声的一群。他们拉着扬琴、胡琴等乐器、敲打着皮鼓,哀怨的乐声和鼓声在林荫间漂扬,像是对着我们述说着无辜受难者的冤情。

1979年,柬埔寨发生内战,红高棉一派在深林和山区埋下了大量的地雷,成千上万的柬埔寨人在此后的30年内,由于不小心踩上了无处不在的地雷而丢了性命,或导致肢体不全,心灵受到的创伤,又岂是游客一两块美元的同情可以弥补得了的!?

2008-10-13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15):班黛咯蒂寺

早餐后,我们又回到皇家浴池西面的班黛咯蒂寺(Banteay Kdei) 参观。此寺始建于公元1186年,正当阇耶跋摩7世(Jayaverman VII)在位, 属吴哥窟或巴杨寺风格的印度教向佛教建筑转型期的建筑格局,混合着不同的设计。上图是西门内第二进的河堤、护城河与塔门,其格局与吴哥城门一模一样,只是其规模略小。


班黛咯蒂寺的平面图和寺内建筑、浮雕也和同期的塔布隆寺(Ta Prohm) 大同小异,规模也相差无几。担这寺院的中央神殿区设计独特,而它较大的外围长廊技术精妙,颇值得一看。在这四通八达的拱形长廊,我们看到12世纪到13世纪柬埔寨的建筑技巧和工匠的功力,具有极高的水平;难怪法国人发现吴哥古迹时,不敢相信现在吉篾人的祖先能造出如此精巧的拱形长廊。虽然,为防止拱架坍塌,现在的拱形长廊加上一些木柱和木架支撑着,而在古时,它们完全是用石块砌成的。



长廊的门楣、门顶、门柱和四周的墙壁也都刻有仙女阿普莎拉(Apsaras)雕像,数目虽然不多,但它们的刻功成熟精巧,非比寻常,很是耐看。

整座班黛咯蒂寺遗址呈长方形,总面积是700x500平方米,由一道土墙包围着,形成一个具有防御功能的小城,东南西北四边各有一座四面像门塔可通城内外,但一般游客不是从东门就是循西门进城,因为那是一条贯穿城内所有重要建筑的通道。我们从东门进城,首先经过一段林木茂盛的泥路,进入第二个有护城河的塔门,也是四面头像塔门,再走过一条林荫泥路,就进入班黛咯蒂寺的舞神之苑(Hall of Dancers)。


在林荫泥路的右边,我们看到了一座整修得很好的单层独立式石屋(见左图),导游说是旅舍。在阇耶跋摩七世时代,吴哥国势强盛,商业发达,宗教的影响力,也远至东部临海的占婆国(今越南东部),从占婆首府(今越南东海岸潘郎)到吴哥朝圣的佛教徒,络绎不绝。为了安顿这些远道而来得佛教徒和商人,阇耶跋摩七世为他们修建道路、医院和旅舍。这座漂致而结实的旅舍,是仅存的几座中的一座。我想,如果在里头安装现代化的冷气和厕所设施,我会毫不介意在这里借宿一宵呢!


舞神之苑是一个破落的长方形庭院,四周有长廊串连,中间有两座坍塌不堪的建筑,看不出是什么用途,但单从建筑前的残余多头蛇神护卫看来,应该是是重要建筑。庭苑的四周的有盖长廊,有精美的阿普莎拉女神雕像,也许这就是它得名的缘由。

舞神之苑的多处墙角,被一种不知名的白色巨树缠绕,严重崩坏,与隔邻的塔布隆寺命运相同,因为是第二次看到,心中的震撼已没有先前的强烈。



通过舞神苑,最后到达班黛咯蒂寺的神殿区,这个由四个门塔与四个长廊交叉串连的神殿,周围36x31米,分成四个独立的的庭院,全区由一道土墙包围着,神殿在正中央。这样的设计,独具风格,但由于建筑和长廊已多处坍塌崩坏,不经解说很难看出个中的奥妙。

班黛咯蒂寺到底供奉何神,为谁而建?这两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因为建庙碑文下落不明。

2008-10-10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14): 皇家浴池

7月22日,星期二,晴。

终于在吴哥看到日出!这次是在皇家浴池(Srah Srang) 看到的,时间是早上6时。


在这里,我看到了与中美洲加勒比海和登嘉楼南中国海不一样的日出。当太阳未在丛林背后出现时,天已经亮了。天边,黝黑的树梢,涂上浅浅的黄色,之上是波浪式的红云,有深有浅,而红云之上则是那厚厚重重的乌云,挥之不散(见左图)。慢慢的,黄色的云彩渐渐变浓,同时悄悄向树梢的某一处聚拢,聚拢....最后聚合成一个鸡蛋形的金碧皇冠,而皇冠底下,那黄黄的太阳则缓缓地从树梢伸出头来。此时,大地反而逐渐暗淡起来,使人产生一种日落而非日出的错觉(见上图);刹那间,太阳那圆通通的脸,整个地跃出树梢头,而大地也同时亮丽起来了,湖面和天空却是红彤彤的一片,湖边的树和房舍也被感染了,像是涂上一层红彩般,柔和而妩媚(见下图)。


皇家浴池,现名Srah Srang, 意思是皇家的浴池, 是因陀罗跋摩二世(Rejendravarman II)的建筑师Kavindranimathana的另一杰作,建于公元10世纪中期,他的其他得意作品,还包括我们昨天观看日落不遂的比粒寺(Pre Rup)和位于东巴索人工湖中央岛屿的梅奔寺(Mebon Temple)。这方圆700米x350米的人工湖,旅游书都把它称为“皇家浴池”;其实,根据
公元10世纪的一片铭文的记载,这个已经存在了9个世纪的人工湖,是为“所有人储水而建”的,并不专属“皇家”,也不是什麽浴池。



皇家浴池位于班戴咯蒂寺(Banteay Kdei) 的东门外不到300米,我们的旅游车就是停在班戴咯蒂寺东门外的马路上,步行过一个泥广场,就可到达皇家浴池的观景台。这个面向东方的湖边石造观景台,是阇耶跋摩七世(Jayaverman VII)时修建的,所以一般旅游书都把皇家浴池归入12世纪时的古迹。在古代,观景台上有一排木屋,据说是让皇室家眷和高级官员观景和歇息之用,也许这就是皇家浴池一名的来源吧。

观景台的前方,有石阶供人走下,通往湖边。湖边石台由两尾蛇神烂干和两头石狮日夜护卫着(见左图)。湖的中央有一座小岛,在旱季湖水干涸时隐约可见,那里曾发现几块石头,考古学家怀疑它是湖中寺庙的遗址。这其实是极有可能的,因为这人工湖的设计者就是东巴索人工湖中央岛屿神殿梅奔寺的建造者是同一个人--因陀罗跋摩二世的建筑师Kavindranimathana。

2008-10-04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13): 比粒寺


回暹粒市的途中,我们停在比粒寺(Pre Rup Temple) ,目的是想欣赏日落稻田的黄昏景色。在吴哥古迹区,有三个看日落的优选地点,即吴哥窟、巴肯山和比粒寺。

比粒寺又称变身塔,建于公元961年,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建筑群。此寺位于东巴莱人工湖南面约500米,以前是一个蓄水池的正中央,需要乘船才能到达,现池水已干涸。该蓄水池周长1800米,蓄水量大约1700万立方米。

比粒寺与我们刚参观过的女皇宫的建筑时代相同、风格也相近,只是地位和用途不同。女皇宫是当时的统治者因陀罗跋摩二世(Rejendravarman II, 也有人译成拉坚德拉跋摩二世)的大臣耶吉那瓦拉哈(Yajnavaraha) 所建,而比粒寺则是统治者因陀罗跋摩二世的国寺,其气势自然有天渊之别!女皇宫建立在皇城边缘的暹粒河畔,谦卑而幽雅;比粒寺是一座建立在高地上的五塔神殿,象征印度教的胜地须弥山,气势不凡(见上图)。


和其他的国立寺院一样,比粒寺是因陀罗跋摩二世的国都中心,其周围就是皇城所在。由于它位于东巴莱人工湖的南面500米,考古学者认为此城的北面可达东巴 莱人工湖,东南西三面各延伸500米,就可能是吴哥王朝在公元10世纪中期的皇城所在。皇城中心的比粒寺,分为两院,寺门向东。外院是一个长方形平台,面 积127x117平方米,有一道红土砌成的土墙,东南西北方向的土墙都设有门塔,每个门塔皆开三个门,(看来,这是吴哥寺院的传统建筑风格)。外院的东面 有几座建筑,西面则有长长的回廊,导游说是后来加盖的(见左图)。



内院也是一个略形长方的平台,周围87x77米,由另一道土墙围着,在主要点同样设有门塔,直通中央神殿。在金字塔形的神殿区周围,另有几座建筑,包括坐落在东面的两座藏经阁和一座专供印度教高僧的静修室。这座静修室称为变身塔,是本寺名称得名的传说来源。

金字塔形的神殿区则是一个边长50米的方形平台,共三层,最高层边长35米,形成一个陡峭的平头小丘,高12米。最低层有12座小神殿,对称地分布四边;最高层上则建有5座神塔,排列成梅花形,与吴哥窟的造型一模一样,只是规模小得多多。


我们是从东门入寺,然后径直爬上离地12米高的神塔区,这时神塔平台上已经有少八方游客,优游自在地在那里守候落日。

我和云在神塔区转了一圈,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的纪念照片后,也加入这群“守候落日”族的行列,静静引颈以待。天边,云层很厚,看来听说是美死人的日落田野的景象,是无缘得睹了,但心情也还是很好,也许难得一遇的宁静,早就把我的心洗涤得干干净净,没有了杂念,又怎麽会在乎日落与否呢!

晚餐在暹粒市Le Residence Hotel 后院的Viroth's 餐厅享用。这间餐厅以竹为墙,格调高雅,主菜尽是不油不腻不咸不辣的印支半岛特色,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