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30

武吉港脚


曾经被称为美人村、西瓜村的武吉港脚  ( Bukit Kangkar)

    武吉港脚亦名利丰港脚,是自东甲下麻坡月6英里,离开利丰港约2公里,属利丰港地方议会所管辖的一个小乡镇。镇上有大街、香兰花园、新港脚花园、成功花园、新店屋前及圣淘沙花园。镇上居民以华裔人口占大多数。目前的华裔人口约有2千户,当中,福建人最多、潮州、海南、雷州人次之。开埠早期居民主要种植甘蜜和胡椒,1920年后,逐渐改种树胶。如今,树胶又被经济价值较高的棕油和本地水果等农作物所取代。

    大街两旁的店屋是以蓝色为主,形成纯蓝色的街道景观,与不远处的利丰港大街的“一屋一色”的街景风格迥异,相映成趣。2011年,新加坡电视台的连续剧“猪仔馆”曾拉队到这里拍摄外景。

    这小镇的地标是两座高耸的大水塔。镇上还有著名的百年古庙天后宫、中华义山大伯公宫、昆兰子龙宫、善心堂、拿督公神龛等华人庙宇,以及马来回教堂、基督教堂、昆兰玛利安马印度庙等宗教组织。社团则有武吉港脚狮子会、武吉港脚南华校友会(2014年成立)。
南华国民型学校是镇上唯一的华文学校,创办于二战前,坐落在巍峨堂皇的天后宫后面。

    根据“武吉港脚情报站”的资料,这地方还曾一度被称为美人村。据悉当时约60%以上的村民都是以少女为主,待嫁女儿成了邻近村庄或小镇男士的追求对象。据记载,当昔日的港脚,只要有适合种植西瓜的旷地,居民就会尝试种植西瓜,因此又有“西瓜村”的别称。港脚人对种西瓜的经验也异常丰富,在同行中,靠种植西瓜捞到钱财者也不少。

   镇上流传一种红烛报丧的习俗,每当村内有华裔村民过世,就会有专人将一对对的红蜡烛沿家挨户的放在华裔住户家门前,通报村内有人在办丧事,这习俗在1936年已经存在,据说已流传了百多年。
 
   武吉港脚20世纪初柔佛还是港主时代时,是由利丰港港主张瑞合1882-1945管理,他的“大厝” 是建在现在武吉港脚基督教堂的地段上,是两层楼的亚答建筑物。张港主祖籍广东饶平樟溪镇青岚木堂村,光绪八年(1882年)十月廿三日生,21岁时(即光绪廿九年,1903年)南渡马来亚,定居武吉港脚,并成为利丰港港主,惟何时受委则不清楚。

武吉港脚的现任村长是陈栋梁(2014-2015)。镇上还有一位居民蔡振泉,通过面子书开设“武吉港脚情报站”(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6806160687397/)专门报道小镇乡情,内容多次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