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0

岁末盘点2008(2)


行万里路



2008年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原本计划三两个月就出国旅游或作田野考察一次,藉以增广见闻,或印证文献的,这计划一直进行得很顺利,如果不是BH在9月中旬出了意外,料能如愿。曲指算算,今年一月到吉隆坡参加婚宴、二月到槟城参加学术讨论会、三月下旬飞越太平洋游历了墨西哥和瓜地马拉多个地方、六月下旬到登嘉楼和彭亨、七月下旬游吴哥窟,行程何止万里?



参观展览会

向来不太喜欢参观展览会,因为明知是“走马看花”,看得不仔细,过后印象模糊,徒然浪费时间;要看个仔细,又非半天或甚至一整天的时间不可,既耗时又耗体力,倒不如看书比较舒服,既不必被‘罚站’又可随时搁下,休息片刻再继续。但2008年的最后两个月,我却意想不到地参观了四个展览会,而其中两个还二度参观呢!三个展览都在国家图书馆展览厅举行,另一个则在华侨中学。四个展览和六次参观,都是被动或顺便参观的,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受益良多的。

11月1日,我受国家图书馆的邀请,参加了在该馆9楼举行的‘六作家珍藏手迹展’开幕礼。该展览会展出本地作家刘思、谢克、、林臻、长谣、邢济众和林琼的创作手稿或往来信函,这些手迹都是作家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或授权复制的,难得一见。六位作家当中我最早认识谢克,大约是在1978或1979年,我当时在史丹福路的旧国家图书馆任职,邀请他来馆演讲马华文学,从此人识了三十年;邢济众是我在1980年代任职于东亚哲学研究所时,参加儒学研究会时认识的,曾蒙他赠送过好多本大作;林琼则是因他赠书国大图书馆而认识,也有十来年了。这个展览会的幕后主持人赖燕鸿,更是老同事,所以这个开幕礼是非出席不可的。开幕礼上,遇到很多久未见面的朋友和作家,也算是个小聚会吧!礼毕,蒙老赖盛情,又带我上10楼参观已经展出几个月而我一直拖延的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陈嘉庚与李光前’的展览,像看活动电影似的走了一圈。展览分励志图远的事业家、兴办教学的倡导者、率先垂范的社群领袖、流芳百世的智者善人四个展区,全面地展示了两位先贤在新马经济、教育、社会发展和慈善事业各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这展览比起年前的林文庆逝世50周年展进了一步,除了备有华英双语的说明与展览册子,国家图书馆还设立了双语网站(www.thelegacy.nl.sg),提供网上参观浏览的便利, 至今还挂在互联网上。同月22日,剑虹从槟城来新参加研讨会,我和老叶、SL, 陪他又参观了一次。




第三个展览会,是最近几年才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石叻学会假国家图书馆7楼举行的的‘尘封史料--文物、文献与新华早年历史研究’展,这展览会从11月1日至26日展出。11月8日星期六下午5时,该会特邀一些对新华历史和文献文物有兴趣的人士参观和讨论,我是受邀者之一,自然不得不出席。展览会展示的文物和文献,主要有被埋在保赤宫正殿地下的百年“砖契”,梅汝南堂所保存的手抄账簿、十九世纪出版的报章如《叻报》、书刊如《新加坡风土记》等,。比起老牌的南洋学会和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来说,石叻学会虽然是一个很年轻的新团体,会员也少,但他们干劲十足,刚在7月出版了一部文献和考证都很扎实的《投桃之报》,现在又搞了这么一个高水准的展览会,真是后生可敬可佩也!







由新马24所华校校友会联合主办的‘华校校史联合展2008’,从11月29日到12月5日,假华侨中学嘉庚堂举行。我受邀参加11月29日早上的开幕礼,但没有出席,而是选择参加下午的名人论坛。论坛由著名史学家王赓武教授,主讲〈史学与现代中国〉,讲座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我流览了展览,感触很多。

新马的新式华校,最早成立于槟城,那是成立于1888年的南华义学,之后又有崇华学堂(1904)和中华学校(1904);新加坡的养正学堂(1905)、崇正学校、广肇学堂、应新、启发、端蒙、育英等学校。1919年新加坡的华侨中学的创立,和1953年南洋大学的创校,标志了新马民办华校完整体系建立的两个里程。1957年至1965年新马由独立、合并而分离,两国的华文学校各自发展。在新加坡,1980年南洋大学被并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华校体系开始萎缩,之后华校解体,从独立时的270余间蜕减到只剩下十所特选中学和曲指可数的传统华文小学在苟延残存;在马来西亚方面,民办的华文小学被改制为国民型学校,许多中学一分为二,接受政府管理的国民型中学和自立更生的独立中学同时存在;在失去南洋大学以后,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努力争取恢复华校体系的完整性,先后成立了南方学院、韩江学院和新纪元学院,华人政党马华公会也创立了拉曼大学,设立中文系。新马两国的华校因为国情不同而有不同情境的后续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由新马24间华校校友会这次的联合展览,虽然引发一些新加坡华人对传统华文学校的历史贡献有所认识,也有一些回顾和思考,但反响极为微弱。看来,我们的社会对民族教育与文化的关怀,与邻国的华人,落差是越来越大了!

兼职主夫

9月17日,BH在做家务时,不慎从高凳上踏空跌下,伤了脊椎骨。从那天起,她就必须常常躺在床上休息养伤,不能操劳。我们的两个儿子都要上班,早出晚归,家里又没有女佣,她的一切家务,自然就落在我的身上。从那天起,我就成为兼职家庭主夫,洗衣、晒衣、煮饭、洗碗碟、抹地、、上巴刹......样样做足。

从那天起,我早上6点起床,洗脸刷牙,装好自己一天要吃的药,烫好上班要穿的衣服后,就开始煮开水、弄全家人的早餐,凉衣服,冲凉,换衣服,吃早餐,然后赶巴士, 追地铁,买报纸,9点以前走进办公室。下午1点下班,到校园餐厅打包午餐,等德士,或者是另一轮的赶巴士、追地铁活动;陪BH一起吃过午餐后,读报,午睡片刻后洗衣服,做其他家务,之后大约还有一到两个小时读资料或写博客;傍晚5时半开始准备晚餐,7时开饭,然后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剪报或整理,10点钟上床。在过去的120多天里,我的生活就是如此规律化,偶因其他活动如参加研讨会、参观展览会或出席开幕礼等社交活动才略有更改;周末和星期天不上班,改上菜市场买鱼买肉买蔬菜,以备周日之需。如此,我可以说是兼了两分差事,上午是兼职图书馆员,下午摇身一变,成了走入厨房的兼职家庭主夫,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所有的近期旅行计划,也都暂时搁置下来,待BH康复后再说。

当然,我们可以选择顾请女佣来处理家务事,我们没有这么做是因为一来家里空间太小,一家四口三间房已嫌空间不够用,再也挤不进一个女佣;二来我认为家务事不外洗衣、煮饭、打扫这些琐碎事,我从小就会,难不倒我也。当了四个月的家庭主夫,方觉家务事其实不简单,一天三餐要如何变化,才会让家人吃的开心,吃得平衡、吃出健康,有时真有点伤脑筋;家务之外还得兼顾工作、消闲、运动、作研究、写文章,参与社交活动等,时间如何分配才不致顾此而失彼,又非花点心思、坚守纪律不能为功的。岁末自我检讨,我觉得我做得还很不够,想想那些事业有成的女强人,既能兼顾养儿育女的家务事,又能在职场上大显身手或在社会上展露才华,真是不容易呀!

不速之‘客’


自从2001年搬进这栋傍山的公寓后,因为住在楼下,有后院,又毗邻一片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花园,常有自然界的小昆虫、小动物悄悄登堂入室。小昆虫如蚂蚁、吴蚣、飞蛾、蚱蜢、螳螂、蟑螂等是常客,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小动物如野猫、青蛙、蛤蟆等也时常在我们的私家后院徘徊;壁虎更不用说,它们还成为我家的成员,常驻不去,且在温室里传宗接代呢!我家的壁虎,不仅家族兴旺,体积也特别肥大,我们姑息它们,因为要借助它们扑杀不受欢迎的蚊子及其他害虫。老鼠也入侵过两三回。


可有一种爬行类小动物,是我家最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那就是蛇类,不管有毒无毒,青蛇白蛇,我们都不想见到。搬来这里之后,总共被蛇’拜访’过四次,第一次大概在两年前,BH在下午4时许赫然望见褐色的木篱巴横条上挂着一条青色的蛇,正待仔细看时,它却不见了踪影,我一直不相信她,认为她大概是眼花,看错了;第二次在去年初,记得是星期天,当天下了一整天的滂沱大雨,又猛刮西北风,天气特别冷,入夜雨停,我正要拉上天台大门的木板,却意外发现一条黑色的蛇被木板夹着,动弹不得,我们电告公寓的警卫亭,后来花了100元招来捕蛇公司,把它捕抓去了。抓蛇的马来人说那是一种树蛇,喜欢怪挂在树枝上,我因此把后院那棵高过人头的假杜鹃给砍矮了。

2008年居然又有蛇闯进我们的公寓中,而且共两条,一条在主人房的浴缸里‘睡午觉’时被我无意间发现。那天是10月13日午后,星期一,BH刚刚跌伤后不久,我代替她做洗衣服的工作,正当我从浴缸上的小塑胶桶取出脏衣服时,看到桶底下的的长形浴缸中有一团黑色的东西,一动也不动,我初时还以为是一条黑色内裤掉到浴缸里,仔细一看,乖乖不得了,原来是一条卷曲的蛇!我为了不要惊动正在大厅里读报纸的BH,用浴缸旁的搞衣棍狠狠得把它的头打个烂稀巴。另一条蛇是BH在走进厨房时,发现它正躜进厨房旁的木架里,半尺长的尾巴还露在木架外。这次我们又召来公寓的警卫,由他们抓去处理了。

经历了几次蛇侵,我们的防范意识提高了,也阅读了一些有关蛇类习性的资料,知道蛇类比较喜欢在夜间行动,喜欢躲在阴暗的地方,不会主动攻击人,一旦被它们咬到,不管有毒无毒,最好立刻到医院治疗。去医院以前,最好先用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或置冰块在伤口周围,千万不可用酒精消毒,要用布或手巾在伤口上方紧紧包扎,不让血液流向心脏,尽量不让伤者移动,以减缓血液的流动。如果家里备有蛇药,应立刻服下。

岁末上报


2008年12月10日,我的照片又上了报纸。那是一张旧照,大约拍于2002年,当时我服务的机构把新加坡最早的华文报《叻报》数据化上网,本地的《联合早报》派记者来采访,那张照片就是他们所摄。

叻报是战前新加坡出版和行销最久的中文日报,由当时著名的土生华人薛有礼创办,于1881年12月10日创刊,至今已127年。从创刊日起至1932年3月停办为止,该报总共刊行了52年,乃是研究二战前新加坡以及当时华人社会不可或缺的珍贵历史文献。因之,本地的双语日报《我报》把它的创刊,选为历史事件来报道,列为1881年12月10日的大事件。对于我服务的机构,在本世纪初将珍贵的《叻报》数据化,让公众能在互联网上随时免费查阅,该报也在字里行间加以常肯定。

被冷落的后花园


我们住的公寓,后院有一个长方形的小花园,是我消闲和拈花惹草的私家花园。七年前我决定买下这间山麓公寓,图的就是这块百来平方的净土。前几年,我花了不少心血和时间,翻土种花,还购置秋千、小亭,计划把这个小小的天地变成百花盛开的小乐土,工余或闲暇可以在这里与BH喝茶聊天,或者读书看报,过一过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或李白式的雅兴,以茶当酒,风花雪月一番。

过去的六年,我的确在这块私家花园里花了不少心思,前后种下三四十种本地和各国进口的花草树木,也充分享受了拈花惹草的乐趣。可是,在2008年,我和BH频频出国,又开始学人写博客,后来还兼当家庭主夫的差事,在厨房的时间多了,在花园的时间就自然减少了。今天举目外望,后花园的小花树长得比小亭子还高了,有些茂盛的老虎尾、大黄花、九重葛等都兢先越过藩篱,侵占到公共花园的地盘去了。想想,最近这两三个月来猛吹西北季候风,真的好久没有修剪花草了。人家说,男人常常会患上“七年之痒”,我和BH的感情经已通过四次“七年之痒”的考验,而对这这小小的后花园,怎么就过不了这第一个七年呢?

2009-01-04

岁末盘点2008(1)

岁月如流


岁月如流,在人们盼望、期待、旅游、上班、快乐、忧伤、忙碌、消闲、看电影、通电话......中悄悄流逝!我那期待已久的2008年,珊珊来了,却又悠悠走了,蓦然回首,已然是2009年!

不久前,古晋的福安兄在回复电邮时问我近况,我请他读我的博客,因为我以为我把一年来的行踪,都做了些什么,都想了那些问题,全写在搏客上了。其实,岁末盘点,我才发现尚有很多遗漏,尢其是生活和工作方面,我写得很少。现在,就乘记忆犹新时补记若干,免得尘封以后记忆模糊,再也想不起来。

退而不休

2008年是我的法定退休年。三年以前,我原期待这一年能够开始过全新的生活,不用再唱那首摸黑起床,赶巴士,追快铁,朝八晚六的生活之歌了。我所瞳憬着的乐龄生活将会是:清晨公园漫步,观赏绿树鲜花,打打太极拳,然后才慢条斯里地上图书馆看报,读书、写文章、做学问、喝茶、聊天,午后倦了就回家休息;每隔两三个月就和老伴到国外走走,增广见闻,调节生活,或者到东南亚各地作田野考察,印证和补充文献上的不足。

可是,事与愿违的情况后来发生了,身边有两三位先我退休的朋友不是骤然去世就是回到先前的机构作兼职工作,理由都说是闲云野鹤的生活无规律,容易生病,日子也难过。有一位朋友在清晨跑步后,被发现萃死在公园的椅子上;另一位朋友在东海岸公园骑了三个月的脚车后,奈不过生活无聊,就申请回去做兼职,另外一位朋友也有类是的经验;也有些朋友认为,有机会做兼职就做,不要一下子完全放下工作,退休要渐进,不然身心都不能适应。当这几位朋友的经验有点动摇我退休决心的时刻,馆长问我愿不愿意留下来当兼职馆员,带一带年轻的后辈,我没考虑多久就答应了。就这样,2007年12月31日,我的主任合约期满,正式卸下扛了15年的管理重任,2008年1月2日,我再回到同样的机构,从主任办公室迁出,开始一段湛新的退而不休生涯。

喜讯连传


2008年是喜讯连传的一年。1月5日,中学同学王开春在吉隆坡替儿子办喜事,假吉隆坡著名的文华大酒店筵开数十席,很多同届同学都从四面八方前来,齐聚一堂,就连40多年没见过面的王地业也从森美兰来了、婚礼完成后还合拍全体照,宛如校友聚餐会。我与BH于1月4日抵达吉隆坡,入住茨场街边缘的AnCasa Hotel。当天旁晚,吉隆坡市区下大雨,我们就地在茨场街大众书局隔几间店面的熟食中心吃肉骨茶,没料BH竟拉起肚子来,隔天足不出旅馆,总算稳住。

5月,古晋李福安同学娶媳妇,原本也要邀请我前去喝喜酒,可惜因为我搬家后没通知他以及他在新的执友锦贤、育才、仕彦等人而联络不上,结果错过了那杯期待已久的喜酒!

12月21日,南大同学吴元华升级当家翁,喜筵摆在香格里拉大酒店,我和BH再次和金水夫妇同坐一桌,前几年元华嫁女儿,我们也同桌。还记得那一次在文华大酒店,金水的衬衫被不小心的侍应生弄湿了,搞到很尴尬。这次喜筵最难得的是,我在南大和新大的校友,同时在同个宴会出现,实属第一次。新大同学梁丽萍和陆玉欢是因为她们的丈夫认识元华的关系,而出席宴会的吧?

第四张清帖来自会馆的的李协宗夫妇。协宗与我不仅是同乡,500年前也可能是一家人,他嫁女儿,我怎能不前往祝贺呢?喜筵订在11月15日,摆在义顺中心大牌925的品食酒楼,我被安排与他的老同学和老同事同桌,我一个都不认识,但吃得还蛮开心的。其中有一位姓廖,曾经在国家图书馆和南大图书馆工作过,后来调到南洋理工大学产业组,现已退休。我们共同认识的朋友很多,谈得最投机。

学术欠收


2008年,我在学术方面毫无进展,全年只参加过s三个研讨会,也没有写论文。第一个研讨会在2月24至25日假槟城的贵都旅社Equatorial Hotel举行,主题是槟城土生华人与华人回教徒,由槟城理科大学社会科学院、槟城写作人协会、马来西亚旅游局等数团体主办,原本期望有200人参加,但出席率偏低,只有大约50-60人。从新加坡去的,也只有前国大博物馆蔡馆长、李光前参考图书馆高级馆员SL, 一个好奇的洋妞,BH和我5人。会上提呈的论文有10多篇,多属文化和族群特性方面的介绍,学术水平不高。

第二个研讨会,由新加坡文化遗产学会与亚洲研究所联合主办,主题是新加坡历史的制造者与保存者(Symposium on the Makers and Keepers of Singapore History)。这个为期仅一天的研讨会,在11月10日假国大亚洲研究所举行。当天早晨,乌云密布,我料到会下大雨,但却苦等不到德士,只好乘搭147号巴士起程,碰碰运气。当巴士转入花拉路,滂沱的大雨果然就哗喇喇的下起来了。其实,我还算是幸运的,我跳下最靠近国大武吉知马校园的那个巴士站,等了大约10分钟就等到一辆空车德士,把我载到会议场地。更幸运的是,两个我一直想撮合成一对的后辈,当天终于让我有机会拉他们相识了,将来如何发展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另一个研讨会则是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大厦五楼举行的“陈嘉庚、李光前与现代新马”国际研讨会(2008年 11月28至29日)。这研讨是为了纪念和发扬陈嘉庚和李光前这两位先贤的慈善为怀、大公无私的精神而主办的,主办单位包括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和陈嘉根基金会、研讨会由华裔馆馆长廖建裕教授主持,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发表主题演讲。为期两天的研讨会总共发表了11篇论文,主讲者包括资深教授颜清湟、杨进发、崔贵强;中年学者黄坚立、李元瑾、胡兴隆;青年学者梁秉赋、杨大为、游俊豪等11人,他们环绕着陈李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企业特征、两人的个性、社会观和人生观等方面作比较,从而彰显这位属于翁婿关系的两代华人,对祖国和在地国的情感变化和他们在文化、政治、教育方面的不同认同所导致不同命运,论点大都中肯而客观。其中国大历史系副教授黄坚立的文献诠释和东亚研究所研究员杨大为博士的分析研究,方法新颖、见解独到,使我受益匪浅。

研讨会第二天下午,主办当局安排了参观节目,由韩山元带队参观中华总商会、怡和轩、晚晴园孙中山纪念馆、福建会馆、华侨中学等地方,寻访陈嘉庚和李光前两人生前的足迹和贡献。可惜当天下午,黄赓武教授也同时在华侨中学演讲,我认为研讨会所到之处我都到过了,而黄教授的演讲则是不容错过的,所以选择了去听黄教授讲述他的读史经验和判断史实的态度,获益良多。黄教授以东西史观对中国现代史的主观诠释为例,说明历史的主观性,提醒我们读史时,必须时刻搞清楚写史和评史者的历史观和立场,才不会被他们误导。

导游槟榔屿

槟榔屿又称槟城或丹绒,在北马威斯利省岸外,有槟威大桥连接,又有渡轮可通。我在太平念书时,常到那里去游玩,在新加坡就业后又数度回到那里度假,自认对它很熟悉。所以,二月下旬SL, BH 和我到槟城参加土生华人研讨会,我就第一次当起导游来。未到槟城以前,我就拟好总共两天的观光行程,准备第一天下榻酒店后,午后先游海墘街(Weld Quay)一带的姓氏桥、渡轮码头、旧关仔角,晚上到新关仔角吃晚餐,顺便观赏槟城土生华人的元宵节表演;次日游升旗山、极乐寺;第三天早上游古城区的邱公司和土生华人馆(Baba House),午后就入住贵都休息,准备参加隔天的研讨会。谁知甫到槟城当天下午,艳阳高照,气温热不可耐,我们只好临时调换行程,先游古城区。既使如此,我因为一时大意,出旅店前忘了换掉耐寒的内衣,差点在古城区的大街上因酷热难耐而中署,扫了游兴。还好那时街上行人稀少,我趁无人走过时,躲在无脚基的店柱后,第一次当街把内衣脱掉,才得安然无恙。

这次槟榔屿之旅的详情,SL都写在她的旅游博客lingwords.blogspot.com里,这里就从略了。


初写博客


2008年4月我开始写博客。之所以有此念头,有两个导因。首先,SL从槟城回来后,把她的游记挂在搏客上,与我分享她的故事,很有启发;第二,我和一群PA的朋友旅游中美洲,回来后他们要开分享会,我觉得与其口述不如把内容写成博客,与更多人分享。于是就开始设计和撰写自己的博客,处女作就是那19篇游记〈墨西哥、瓜地马拉之旅〉;以后又陆续写了其他的游记和回忆性小品。到了岁末,盘点了一下,居然还有65篇之呢!

我的博客,内容着重在分享自己的旅游见闻和生活点滴,目的旨在与朋友和志同道合的网友分享经验,无意评论时事或政治课题,更不愿哗众求宠,原以为有兴趣上我的博客者,一定寥寥无几。谁知到了岁末,访客量居然还有225人次,阅读页数也达500,真是始料不及的!在此,我要那些特意捧场的朋友,以及那些无意间误入我博客的网友门说声谢谢!趁此牛年将至,让我向诸位拜个早年,祝大家来年身体建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