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7

苏北文学节2009(2): 文学讲座



2009年第一届苏北文学节的重头戏之一,是文学讲座和研讨会。为期两天的讲座和研讨会,主讲者包括来自马来西亚的资深作家云里风、朵拉、马来西亚年轻作家菲尔、新加坡诗人寒川、作家莫河、文莱作协会长孙德安、印尼居港作家东瑞、陶然、台湾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林焕彰、澳门作家许均诠、巴人的儿子王克平、郁达夫的儿子郁大亚等人。上图是马华作协顾问云里风,在会上演讲时的风采。

原名陈春德的云里风,退休前在华文教育界服务30余年,课余从事文艺传创作,作品以小说、散文见称,已出版小说、散文集多种。1985年退休后从商,转而积极推动文学活动和出版文学丛书,出钱又出力,成绩斐然,被选为马华作家协会会长共5届,长达10年。近年来,他还参与创办儒商联谊会,积极鼓励热心文教事业的马来西亚华裔商人出钱资助文学活动和出版文学丛书,推动他所谓的作家、商人和报人的三结合运动,凝聚商人、作家和报人的力量,为华文文学的发展,有钱的出钱,有能力的人出力,共襄义举。在他的号召下和主编下,马华文学丛书(共37册)、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马来西亚卷(10册)、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大系(10册)、德麟文丛(58册)、兴安文丛(24册)等,先后出版,成绩有目共睹。在文学节的讲座上,他以〈儒商和三结合运动〉为题,现身说法,举例说明近十多年来马华文学获得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商人和报人大力支持作家出书的结果。他因此建议印尼成立儒商组织,并大力支持当地的文学发展,积极参与推动印尼的文学三结合运动,那印华文学的发展,必然无可限量。

其他的主讲者也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分享他们对印华文学以及各种文学体裁创作的心得和看法,使听讲者获益不少。近十多年来,我醉心于历史和华人问题,已疏远了文学久矣,这次文学节的演讲和讨论会,让我有机会温故知新,重新唤回沉睡中的文学兴趣,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其实,我还有另一个收获,云里风的文学三结合运动的主张,给我很大的启发。我认为文学三结合还不足够,我们必须提倡新的文学四结合概念。我一向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感情的结晶,它反映作家在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里的感受和想法,是研究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里的华人的重要文献之一类。但华人社会和历史学者对这类文献的重要性,是乎还是认识不足;文学作品在儒商出资、作家创作、报人宣传之后,在热热闹闹的新书发布会之后,它的命运就交给读者和一般图书馆去取舍了;爱好文学的读者也许会保留他买下的文学作品,一读再读,直到他撤手人寰后,那本珍藏一世的“文献”也就随之被家人遗弃了;珍藏在一般图书馆里的文学作品,其命运也许好一些,但最终也逃不了被“汰旧”的命运!因此之故,文学作品除了极少数一再重版的经典著作外,很少被保留超过30年的!

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认识到文学作品是历史文献,是了解和研究某个时代或某个社会的重要参考资源,我们就有必要设立特别的机构,全面地收集、整理和长期保留这些作品,作为历史文献、作为文化遗产,供后人阅读和参考。云里风鼓吹的文学三结合运动,只能催生文学作品,倘若我们要长期保留文学作品,我们有必要设立专门处理文学作品的文学馆!换言之,我们在文学三结合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文学馆员的热诚和力量,要提倡文学四结合。基于这个想法,我在苏北文学节最后一天的总结会上发了言,建议印尼作协在文学节完满成功的基础上,考虑建立印华文学馆,这是后话。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