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3
周末去哪里(三):棉兰五日之一:住进玛腰张煜南的墓园
2010年10月21至25日,棉兰。
棉兰是苏门答腊东北部的最大城市,也是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城市,全市分为为三个行政区,总面积2,739.92平方公里,人口四百余万。今年8月间,附近那座昏睡四百年的火山爆发,引起举世瞩目。YH和我,并不是为了赶看火山的热潮而来这里,我们是为寻访棉兰被称为“日里”那个年代时的一间古庙而来。YH最近迷上福建南安人在东南亚地区兴建的凤山寺,他说《郭山庙志》曾有记载:南洋地方有三座凤山寺,其一在新加坡,其二在槟榔屿,其三在日里。新加坡和槟榔屿那两间都好找,因为两地都有名为“凤山寺”的古庙各一,唯独日里地区,我们从各种文献资料里都找不到称为“凤山寺”的古庙!为此,我们在几个月前就定好机票,要周末到这里实地堪查,把它给“找”出来。
棉兰我来过一次,但倘若没有当地向导,我还是不敢再来“探险”的。年轻时期即从棉兰迁居雅加达的朋友KM, 毛遂自荐,愿意当我们的向导。他在10月20日晚上先从雅加达飞抵棉兰。
KM从机场把YH和我接到位于Jalan S.Parman 217号的Grand Swiss-belhotel Medan。这是一间刚开业不久的豪华旅馆,尚在促销期,豪华房每晚收费新币一百元,还包括国际自助早餐,价钱可谓超便宜了。KM只知道这旅社是他中学同学的家族生意,他当时并不知道这间旅馆的地皮,早年是属于100年前去世的棉兰华人玛腰张煜南的产业,而旅馆的建筑很可能就在张煜南最早的墓园范围之内。我也是后来读到张鸿南的女儿Queeny Chang写的回忆体小说Memories of a Nonya(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1)才知道的。Queeny是张煜南的侄女。这是我们到棉兰后的第一个大惊喜。在那棉兰五天的长周末,我们可谓惊喜连连!
Queeny 张在她的自传体小说写道:
“我的伯伯葬在他位于Petissa 的私家墓园里, 在那里他建了一所房子,
隐蔽在一个很大的花园里,有条小河流过花园。华人认为,那是一
块吉祥宝地。”
这块宝地我们刚入住旅店后就被YH锐利的眼光“发现”了。它就在我们旅馆的附近,从KM的房间(1909号)的窗口外望,他看见半座红色的土堆,状似华人的坟墓。我们雇 车子去找,不得其路而入,后来幸好KM问到一个住在附近的土著,由他带路,找来守墓人,我们才能如愿进入那个门禁深锁、四面围墙的私家墓园。墓园显然已经缩小,原来流经墓园的小河,如今却在围墙之外,隔河就是我们住的旅馆。墓园外四周皆被土著的民房包围着。我想,如果Queeny的描述确实的话,我们入住的旅馆,当年应该在墓园的范围内。那么,我们不就是住进张煜南的墓园,成为他的宾客吗?!
张煜南(1851-1911),号榕轩,原籍广东省梅县松口,17岁从家乡南来爪哇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谋生,投身张振勋(张弼士)门下为职工,后来自立门户,迅即转到荷属东印度刚开发的日里发展,从事种植树胶、咖啡、椰子和茶叶,并投资创立日里银行,开设万永昌商行,经营各种商品,终成棉兰巨富。他是早期棉兰地区华人社会领袖,曾先后被荷属东印度殖民地政府封赐为雷珍兰、甲必丹、玛腰等官职,管理当地华人;他也投资建设中国的实业,和其弟鸿南出资修建潮汕铁路,捐助许多救济善款,出任过中国驻槟榔屿副领事,官封四品京堂后补,1911年在棉兰逝世。奇怪的是,像张煜南这么显赫人物的墓园,棉兰的旅游资料、地图和傅吾康的《印度尼西亚华文碑刻铭录》都没有记载;棉兰印广日报出版的《印尼苏北闻人录》一书也只提到张氏夫妇死后葬于吉林村的榕荫园,但没有具体地点,而它却被我们在偶然间“发现”了,你说是不是很具传奇性呢!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