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哥窟出来,已近下午5时,我们续程前往离吴哥窟约1公里的普农巴坎寺(Phnom Bakheng),准备在那里看日落。
在古时,沿陡峭山坡的阶梯就可以到达山顶的神殿,现在这条直通神殿东门的阶梯已因风雨的长期侵蚀,而不宜使用,只留下两头守护山头的石狮子,义无反顾地日日夜夜在那里守护着。
根据我所读过的资料,普农巴坎寺建于公元907年是吴哥王朝的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 公元889-908在位)兴建的,是他从今位于暹粒市东南的罗洛斯旧址迁都吴哥地区后建的另一座国家寺庙。虽然建在山丘上,但还是循规在寺庙的四周挖了濠沟。这头神牛是安置在濠沟遗址之外,显然是后来才安置在那里的。
;同时,这里地域开阔、适合建造新的城市,又临近暹粒河,水源充足,可以发展农业,提供粮食。附近丰足的砂石与林木,又可保证建筑城市的材料,源源不绝。当他在公元890年同我一样,站在这普农巴坎山上,远眺今日的吴哥窟时,是否会预见到200年后它会在他眼前出现,并且成为游客热爱的景点吗?
根据左图,普农巴坎寺的基台共有五层,座底的一层面积76平方公尺,上面各层面积逐层缩小,最上一层的面积是47平方公尺,形成一座“山”的象征。底层基台四周,围绕着44个大大小小的砖塔,每一层基塔四周级阶梯两侧,亦各有小石塔,总共有60个,加上最高层的五座莲花塔,共有109个。以研究宇宙哲学和天文学著名的菲利奥扎特曾在1950年代研究过本寺的部局,认为这些石塔的位置都经过建筑师的精心布置,无论从台基任何一面的中心位置看这座神殿,都只能看到其中的33座。他指出,33这个数字正好是须弥山(Muru)上众神的数目。109塔的总数,也具有特殊的天文历法的意义,按菲利奥扎特的说法,最上层的中央高塔,代表世界的轴心,其余的108石塔代表四个月相,每个月相有27天。神殿的七个层次象征7重天国,每一层含有12座塔,代表木星12年一个运行周期。芝加哥大学的学者保罗.韦特利称这座神殿是“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天文历法”。如果这些说法正确,那古吉篾人的智慧与远在太平洋彼岸的马雅人是不相上下的。今年四月间,我在墨西哥犹加敦半岛的吉杰.以扎(ChichenTtza)马雅金字塔El Castillo中,也看到类似的“用石头写成的天文历法”,普农巴坎寺与El Castillo 金字塔,是异曲同工,还是同工异曲?我陷入迷雾之中......
突然,天色暗了下来,天上挂起黑云,远处还响起了雷声,看样子马上就要下雨了。我和云不敢再逗留,赶紧沿着原路下山,其他的游客也无不争先恐后地往山下直奔。美丽的落日,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变成了虚幻的神话了。
冲到旅行车上,滂沱的大雨就稀里哗啦的下起来了,好险呀!车子回到城里时,我们发现旅行车突然变成了“游艇”,在暹粒市的大街上缓缓划行。这时的暹粒市已成泽国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