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6

美丽的吉南历史名镇--华玲

2013年12月18日中午,我们从泰国的勿洞经过霹雳州Pengalan Hulu (前称高乌)来到这个曾经美丽的吉南历史名称--华玲。



华玲市位于吉打州东南部的华玲山东麓平原 ,是吉南区华玲县的首府,与北霹雳州的Pengalan Hulu 泰南边境小镇勿洞为邻。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始森林茂密,盛产热带水果。

华玲市人口不多,市区范围很小,只有几条街道,但却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约在公园8世纪左右,华玲市郊10公里的万达(Bandar)曾经是印度化国家Langkasuka的国都,至今这里还留传一个獠牙王的传说,而且曾为马来西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出资拍成电影流传;上世纪中叶,这里是马来亚共产党出没的基地之一,19551228日在这里举行的“华玲会谈”,更让它举世注目。

如今,华玲则是一个山明水丽、人民生活悠闲的小市镇。峰峦蜿蜒的华玲山在市的东面,由三条小河汇流而而成的 吉地河缓缓流过市区,青葱的山陵和碧绿的河水互相辉映,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构成一副美丽的水彩画。市里有三间华人庙宇、一座回教堂及一座印度庙,还有泰国人的暹樾、卧佛庙、天主教堂、佛学会等,是一个多元宗教信仰的城镇。市内居民以做生意的华巫族人为主,印度人则主要居住在郊区或园丘里,治安良好。




根据2000年的人口统计,华玲的华人只有5928人;还要少过印度人。印度人有6160人。可是华玲市缺是华人密集之地。以往,华玲市的店屋几乎全为华人所拥有,现在已经有不少马来人在华玲市经商了。

华人是在什么时候移殖华玲市,因为历史没有记载,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根据英国剑桥大学探险队在队长史吉特(Rev. W.W.Skeat)的记载,华玲在1900年已经有华人在那里开店营业了。史吉特于19001月间 来到华玲,他在华玲看到一排15间用砖瓦筑成的华人店屋,在路的尽头是一间警察局,6名警员在服务。从这段记录,可知在1900年以前,华人已经在华玲定居做生意了。当时他们所看到的一排店屋,就是目前坐落在在河边的老店屋。(上图)这里以前有一个码头,供船只停泊。



华玲县现有的人口已超过10万,华裔只佔了4%,即4000人左右,而当中90%华裔都是做生意为主。由於当地就业机会不多,加上年轻一代的对继承祖业不感兴趣,很多人都选择离乡背井到外地谋生。(上图是华玲旧城区最热闹的街道--Jalan Badlishah)




不过,尽管华裔人口仅占少数,当地却有3间华人旅馆、3间华人庙宇、一个佛学会礼堂和一间德教阁楼。其中,供奉观世音菩薩的白云岩观音庙已经超过百年历史;它和供奉玄天上帝的北極洞玄天上帝庙,都建在巍峨的华玲山脚的岩洞环境清幽。两庙还有天桥相连,形成华玲的宗教胜景。三间华人庙宇是由地方上善信和华社领袖组成的神庙理事会管理。



我们在华玲就住在这间位于JalanSariff的松林河旅馆,它是旧城区里的一间中等旅馆,东面可以观看河景,有基本的现代化设施,进出必须刷卡,每天的收费马币80令吉。

华玲旧城区里另一间现代化的旅馆--华玲旅馆,位于旧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的热闹街道。





华玲的交通以公路为主,尚未有飞机场。公路网四通八达,往东可达霹雳州的Pengalan Hulu (旧称高乌),往北可达锡县的首府锡(Sik);往西则可达双溪大年、居林、北海、槟城等地。从华玲至槟榔屿国际飞机场,可包德士前往,大约是一小时半到两小时的路程,收费马币150令吉。上图即为前往居林、北海的大道。




1920年代之前,华玲的交通和运输则是以船只和大象为主的。从华玲到槟榔屿必须以船代步,沿着吉地河(Sungai Ketil)西下,转入勿拉河(Sungai Muda,取道瓜拉穆达(Kuala Muda)入海,前往北海或槟城,需要3天的时间。在华玲县要走山路就得靠大象代步了。


华玲蕴臧着丰富的锡米,也是木材的圣产地。开采的锡米和砍倒的树木就是靠象群搬运出来。居邦()有一间“象运输服务公司”,专门出租象队给居民搬运货物。

大约是在公元1930年代,华玲到北海才开始有巴士车运输服务,每名搭客5元左右。以后有两家巴士公司服务,一是黄色巴士公司,一是青色巴士公司。两家公司竞争激烈,后来甚至削价拉客,从华玲到北海只收2元,还有茶水招待。那时侯,每辆巴士只载12名搭客,车门设在车厢后面,车顶还可以载货,没有冷气设备。


华文学校

华玲市有一间育智华文小学,是华玲县内最大的一间华文小学。育智小学座落在闹市中,前后左右都被店屋和街道包围着,闹市的汽车噪音影响学生上课情绪,不是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事年表

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2000(中石器时代):华玲山的蝙蝠洞和德布洞(Debu)已有先民居住。考古学家柯令斯(Colings)曾在这两个山洞内发现中世纪时代先民所用的时斧等器物,这些石斧是用河床内的圆石,敲成一边有利口、一边可用手握的斧头。另外,根据原住民研究学者依斯干达凯利博士的研究,现居华玲甘光拉兰原住民村的肯秀族是小黑人的后裔;小黑人就是中世纪时代的人类,他们是最早移居华玲的原住民。

公元8世纪:郎卡苏卡(Langkasuka)王朝的第二任印度化统治者Maharaja Diraja Putra 在华玲县的万达(Bandar)建立郎加苏卡的国都。万达离开华玲市约有10公里的路程,目前只有数家马来人和一、两家华人在做生意。公元20世纪前半期,万达曾经是一个热闹的市镇,顾嘉习在这里开采锡米,带动这个市镇的发展。50年代新村政策推行后,英殖民地政府把万达市镇摧毁了。

1850年代:华玲县现代行政制度开始。

1908年:吉打州政府派仄阿末德里(Che Ahmad Deli)担任华玲县长。当时,英殖民地政府接管吉打州政权,华玲的行政制度有了很大的变更,较前更有系统化。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内,个主要部门如县署、邮政局、土地局、马来小学以及医院等,先后在华玲市建立起来。县署是用木料建成的。

1955年:县署重建,耗资125千元,由王储东姑玛力主持开幕。

19551228-29日: 马来亚联邦政府在东姑阿都拉曼接受马共总书记陈平的献议,在华玲举行和谈。当年参加和谈的代表,联邦政府方面是东姑、新加坡首席部长马绍尔和马华公会会长陈祯禄;马共方面则由陈平、陈田和拉昔迈丁组成。因为双方意见分歧,会谈举行不到两天就宣告破裂。

197412月初:华玲农民举行反饥饿运动。因为当年经济不景气,胶价大跌,胶农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对党就利用这个机会,煽动农民举行示威大游行;有心人士更火上加油,放出华玲有人因饥饿而死亡的假消息。新闻在报章上发布后,全马各大专学府学生、教师、回教组织等举行支持农民的示威游行。在吉隆坡有千名大专生在雪兰莪大草场集会,声讨政府。镇暴警察驱散集会学生,,学生跑到国家回教堂避难。镇暴警察把回教堂重重包围住,向学生发射催泪弹,然后冲进回教堂逮捕学生。在逮捕行动下,马来亚大学的数名教授和讲师,包括赛胡先阿里教授、东姑三苏教授、马林辉博士、马拉学院的女讲师莎碧荷、凯依、回教青年运动(ABIM)主席安华依布拉欣、马大、马拉学生会主席、理大华文学生会主席赖顺吉,全被逮捕。

19764月日:地方政府法令通过后,华玲县议会重组。之前的华玲市议会、居邦、打活、瓜拉吉底等乡村委员会都归入华玲县议会版图,由华玲县议会管辖。

19851119:离开甘光拉兰新村约3公里的甘榜默玛里(Kampung Memali)发生回教极端分子与警察对峙而导致流血的事件。甘榜默玛里向来是回教极端分子的根据地,在依布拉欣利比亚(Ibrahim Mohamad Libya)的领导下,该组织已在那里活动了一个时期。这次,警方采取行动对付他们时,他们不坑肯屈服,结果引发一场浴血战。在这事件中,14名极端分子(包括依布拉欣)被击毙,4名警方人员丧命。事后,其中的3名极端分子的遗骸埋葬在华玲的巴立班让(Parit Panjang),另一名葬在阿罗士打的阿洛末令当(Alor Melintang)。

198987:耗资200万令吉的新县署开幕。


3 条评论:

Grace 说...

您好,Ching Seng!

我们是在新加坡的一间初创公司, 旅微科技,主要做的是和旅游有关的在线产品。目前我们的旅微游记平台刚刚上线,正在试运行。今天拜读了您的博客,非常喜欢,欢迎您有时间试试我们的专门为游记分享创建的网站,也请多提宝贵意见。我们的游记分享网站地址是:travelogue.triptiny.com

谢谢您,祝好!
旅微

lai 说...

你好。华玲居民因google搜索而拜读您的游记。写得不错。欢迎再来游玩。

星空下的女孩 说...

我也是华玲子弟。目前在槟城工作。不时会回我的家乡。我爱华玲,她是那么的山明水秀,民情纯朴。二十年前的华玲仿佛还在我脑海中回荡着。希望她可以一直保存她亲切和特有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