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3

苏北文学节2009(11)棉兰印象



5月25日下午四点半,我们回到棉兰市。中午路经仙达市,受到仙达市文友和华社的热烈欢迎,在该市郊区的国际大酒搂设丰盛的午宴招待,还邀请了已故名作家郁達夫兒子郁大亞和巴人(王任叔)兒子王克平即席演讲。欢迎会上,還穿插了先达华校推出的少年《欢迎您》歌曲、美女迎宾舞,作協雅加达文友的集体创作《我們再相聚》大合唱。这首歌词据说是文友在回程的车上你一句我一句地并揍出来的,由泗水的顾长福譜曲,蛮好听的,可惜我没拿到歌词。

回到棉兰,我们先到苏北文学节筹委会执行主席、作协苏北分会执行主席林来融家族创办的华文报社讯报参观。讯报正式发行于2007年5月21日,是印尼棉兰市华文解禁后第三份华文报纸。然后,导游阿祥带我们到茂物街吃道地的华人小吃。茂物街以前称为张榕轩街,与邻近的广东街(今泗水街)和甲必丹街(今童子军路)同为华人区著名的街道。如今的茂物街,街道两旁的华人咖啡店,和槟城的华人咖啡店没什么两样,但热闹程度则相差甚远,摊位和食客廖廖无几。我叫了一碟炒粿條和一杯自制的薏米水。炒粿條用鸭蛋,海鲜作料,佐料的份量丰富,但粿條的味道则一般,没有槟城粿條那么爽口。在茂物街,我找到了几天以来买不到的棉兰和雅加达出版的华文报纸。



棉兰位于苏门答腊岛东北部日里河畔,是苏北省的省会,人口200多万,为苏门答腊岛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印尼第四大的城市。城市位于海拔25米的低地,气候宜人。19世纪末时棉兰还是一个小村洛,附近种植园兴起后,才慢慢发展为新兴城市,是当时烟草、橡胶、椰子、茶、油棕等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尤其是烟草业,全球闻名;工业有炼油、化工、纺织、机械制造、椰油、橡胶制品、卷烟、肥皂、饮料等。城区街道与建筑物布局整齐,少有高楼。我们下榻的中山大厦(Citi International Hotel),位于旧城区的中山路,楼高14层,是该区较高的建筑,站在楼顶的天台,可以环顾旧城四周。



棉兰市的人口由当地土人、马来人、华人、欧洲人组成,其中华人占约20%以上,大多数人从事工商贸易。城里的交通还算通畅,但道路则修得甚不理想。在艳阳高照的时候,街道上尘埃飞扬;每当下雨,街道两边就泥泞一片。有一天早上,我为了找华文报摊,在中山大厦附近的街道走了一圈,发现原来街道两旁都没铺上柏油或沥青,窄的有1米,宽者约2米,保留为泥土地面,不知是否是留着将来种植花草树木,美化市容之用?

棉兰市古迹很多,如五祖庙、日里皇宫、苏门答腊博物馆、铁水塔、Titi Gantung 吊桥(建于1885年)、成德桥(建于1916年)等、但我此次来棉兰,目的不在观光,所以这些古迹和旅游胜地,要等下次有机会再来棉兰时才去看了。其实,对我来说,棉兰的魅力,不仅仅在现在的工商金融、市容街道,而更多的是在19世纪时开辟棉兰的华族先辈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兴学办报的历史、棉兰土生华人与槟城、缅甸等海港城市的贸易网络等课题。是的,棉兰对我是魅力无穷的城市,总有一天我会再来得!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