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30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12):班迪萨姆拉寺


游毕女皇宫,我们的旅行车折回位于巴索东湖东南方的班迪萨姆拉寺(Banteay Samre Temple)。这是一座建于平坦土地上的大寺庙,其周边由3公里长的的城壁所包围,规模相当宏大,但要到这里参观必须乘车经过一段小路,进入寺门之后又得步行一段泥路,才能抵达中央神殿区,因而一般游客大都裹足不前。我们到达的时候,别的游客几乎一个也没有,只见到一群守候在那里的当地小孩,和三三俩俩的香客。

班迪萨姆拉寺的建庙者以及建庙时间,因为缺乏碑铭资料,至今仍然不详。考古学家根据它的建筑风格、寺塔和栏杆上的浮雕,与吴哥窟的风格相同,而认定是12 世纪中期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时建筑的,它的庙主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王朝中的一个大臣。这寺院的修复工程已完成,加上地点偏僻的关系,游客不多,所以保存的很 好。

寺院朝东,其西门离东巴索人工湖仅350米,东门前有一道长200米的不完整堤道向东延伸,因此考古学者推测这里原本也是一个小城市,班迪萨姆拉寺就是这无名城市的中央。



寺院区分两进,呈回字形,外进有一道防御用的高墙,墙高6米,周围83米x77米,墙内有回廊;内进44米x38米,亦是另一重回廊,而一座雄伟的尖顶高 塔神殿就耸立在回字形的正中央,形成典型的印度教山形神殿(见上图)。和其他同时期建筑的吴哥神庙一样,中央神殿区有东南西北四个入口,除东门外其他三面 的大门皆建有雕刻繁复的门楼,门楼呈十字形,门楣上和四周的墙柱雕刻,皆以印度史诗中的神话故事为主题,而且故事很少有重复的。


一般的游客都是由中央神殿区的北门(见左图)进入第一进, 我们也是。但导游说,这寺院的正门在东边,其精彩摆设也在那里,所以我们入门后延着护院土墙上的走廊,绕道至东门。没错,东门的门楣上虽然没有一座雕刻华美的门塔和长廊,而那十字形的排楼看样子也是后来加盖的,但那道长长的堤阶上的石狮子和堤道两侧的守护蛇神,不禁让我想起吴哥窟西门外的堤道。两者居然那么相似,只是这里的规模小很多,而且人迹罕见。



班迪萨姆拉寺的中央神殿区共有两道土墙,外墙和内墙之间是一个口字形的草场,从外门楼走下平台,通过这片较低的草场,才可以进入另一端平台上的内门楼,这样又下又上的入门方式,实在累人。

通 过内进的门塔和十字形排楼的回廊,我们终于进入了寺院的核心--中央神殿所在的内院区。在这里,又是另一次又上又下的运动才能进入殿顶戴着尖顶高塔。高塔 的南北两翼,则有狭窄的走廊通向列柱厅及藏经阁(见左图),两翼的设计相同。几栋建筑物同时挤在一个平台上,显得有点拥挤。导游说,神殿内的神像早就被移 走了,殿内除了壁雕外,无甚可观。


这时候,我们发现了那群守候在神殿平台下的柬埔寨小女孩,大约有八、九个。这下可乐坏了团员中的摄影爱好者,十多个相机立刻对准她们,卡嚓卡嚓的快门声,不绝于耳。后来,他们干脆请来导游,商请这些亮丽可人的女孩,充当临时模特儿,摆出各种姿式,在光暗交错的空间里,创造艺术写生。我因为对艺术摄影一窍不通,只胡乱拍了几张,烂竽充数了一番之后,就沿着内回廊的平台绕了中央神殿一圈,然后穿过内外回廊间的小窗户到外回廊去观览浮雕去。



在班迪萨姆拉寺,深雕多于浮雕,而且大都雕刻在门梁、门楣、门柱和门塔上,雕工也都很精美,值得细细品赏;我们在同期建成的其他吴哥寺院如吴哥窟、托玛隆神庙等墙壁上到处可见的Apsara女神,却没有在这里的墙壁上出现,不知何故。

这里的雕刻艺术,和吴哥窟的浮雕,题材大致相同,多取自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和《罗摩衍那》的故事:罗摩(Rama)骑在猴王哈奴曼Hanuman)的肩上,带领群猴前往搭救妻子私多(Sita) (见左图)、湿婆搅动乳海而生万物、黑天(Krishna) 的种种事迹、日与月的关系、跳舞的阿布沙拉(Apsaras)和乐师.......

正在沉迷那些虚幻的神话故事时,导游又再催我们集合上车了,真扫兴!

2008-09-22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11): 女皇宫


参观完吴哥城,时间已近中午,我们折回暹粒市的金京城大餐厅吃午餐。这家餐厅是当地的华人开的,但菜单上尽是本地特色的菜肴,蛮好吃的。餐后回旅店休息,下午2时半再重新出发,前往吴哥古迹区最北的女皇宫(Banteay Srei)参观,回程则顺道参观班迪萨姆拉寺以及比粒寺。

途中,我们看到柬埔寨的乡村风光,一路上都是青葱的田野、开阔的天空、棕糖树、棕榈树、椰子树、高脚屋、黄牛、水牛.....这一切显得那麽熟悉,感觉上是乎是在马来半岛的公路上,但心情总是觉得很新鲜。是了,那是一种旅游的愉悦吧!放眼四周,到处都见一种头大身高的“棕榈树”(见图左下角)。导游说,那是糖棕树,是柬埔寨的国树,又名野糖树,它是在阇耶跋摩七世时开始在全柬54个省全面种植,才普遍起来的。这种树的经济价值很高,果花可以制糖,果实可以食用,果皮有一种绒毛质,可以提炼香料,树叶可以用作草墙或绳索,树干可以用在建筑、造船或调刻,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女皇宫离开吴哥城越20多公里,它其实不是甚麽宫殿,而是吴哥王朝的一位大臣修建的寺院,因为不敢与国王兴建的寺院比规模,担心有所冒犯,因而将建筑物的体积缩小,所以看起来较为“纤 细”,加上这里的雕刻精美细腻,颇似出自女人的手笔,不知是在那一位高明的翻译“大师”巧思下,就把法国人替它取的名字“美丽的城市”或“女人的城市”译成“女皇宫”了。这寺院原名是“三界大神庙”,主要供奉湿婆、毗湿努、林枷等印度教神灵,建于公元967年。由于离开暹粒市与吴哥城较远,故迟至 1914年才被法国的探险队发现。

女皇宫的建筑,比起其他吴哥建筑都小,自然不在话下,因而它的中央神殿区的东西入门,也就小的可怜,只有150公分高,一般体形的人进入,都的湾腰曲背而入。导游说,这是要让入门者低头表示敬意,才安排出来的设计。

女皇宫遗址区,原来也是一座名为Isvarapu的小城市,面积不详,因为环绕整个城池的木栏珊与市民聚居的房舍用的是易毁的建材,现已荡然无存,无从考查了。这座城的所在地, 是拉让德拉跋摩(Rejendravarman,940-966年在位)恩赐给他的大臣雅者那瓦拉哈(Yajnavaraha)的,位于暹粒河的上游。现存的遗址部分,仅存市中心的三界大神殿。

三界大神殿区分三进,神殿建筑群在座西朝东,有三道土墙环绕,其最外墙周围95x110米,由东西二楼塔进出。土墙内是一个方形护寺池塘,现已干涸,有东西两堤道进入第二进。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由六道长廊间隔,东西两道较短,进出主神殿的楼塔也在东西面。大神殿区的东面,是另外两进建有通道和长廊的庭院。

我们是从东门穿过一座矮小的塔楼进入大神殿区的外庭院。这座塔楼虽然矮小,但塔楼向外一面的楣饰雕刻却非常精致繁复,右手执着金刚杵的因陀罗(Indra) ,骑在三个头的大象埃拉瓦塔(Airavata)身上,浪花重重向上翻腾,雕刻在红岩砌成的门顶上,特别耀眼。不用导游开口,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座典型的印度教寺院了。外庭与内庭之间隔着南北两组已经坍塌的长廊,长廊的门也是矮矮小小的,但其门楣上的雕饰同东大门一样,华丽夺目(见左图)。

从第外庭通往内庭,我们沿着一条笔直而宽敞的通道向前,两旁各一排上下较粗而中间较细的石柱, 这是在别的庙宇没见过的,导游说是里程碑。但为甚麽在短短的70米的通道上却有32个里程碑呢?


在部分坍塌的长廊下,我看到一个温文清丽的柬埔寨女孩,正在安静地用学校发的练习簿在不停地画着,我趋前看看,她一言不发就递了一张已完成的画作给我。我顺手接过,原来是一张速描,画的不是女皇宫的风景而是一个笑眯眯的女孩的脸。我用英语问,“是你吗?”,她摇头。我以为她像其他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小孩一样,要我买她的习作,就拿了一张1美元的钞票给她(在吴哥,几乎每一种旅游纪念品的售价,都是1美元),可是她又摇头,然后用英语说,“送给你的。”我开始对她有了好感,就和她聊了几句,原来她是附近的居民,早上到学校上课,下午有空就到这里画画,送给喜欢的游客。我明白她的意思,所以还是坚持要回“送”她1美元,这次她收下了。好一个乖巧的女孩!比起那些死缠烂打、紧紧缠着游客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孩子,高明多了!


走道内庭院的尽头,我们到了三界大神殿区的东门(见左图),四周有红壤土墙围着。导游说,以前这Isvarapu城的居民,就是直接从这道门或从西边的塔楼进入大神殿区,无需经过东边的两重庭院。所以,那两重庭院的用途至今未详。

东大门由三座塔楼组成,中间的楣饰有两层,其余两个则是单层,它们的楣饰,雕工无不繁复精美。进门之后,首先经过两旁都是壕沟的堤道,才能进入神殿区的第二进,这壕沟原来是一个四方形的护城湖,现已干涸。堤道的尽头,又是一道土墙和一座塔楼;进门之后,本来还有另一道土墙,但现已坍塌,只剩下一座矮小的门,孤零零地直立在中间。


在这里,我们看到好几座建筑挤在最后一进的狭小空间里。经过导游的解说,才知道土墙后的两座建筑是藏经楼(即图书馆);土墙的左右边是两个长廊,正中间的三座并立的建筑, 就是三界大神殿(见左图,由于当时正是西斜的阳光,而且神殿向东的正面,空间狭窄,我只好走到殿后去取景。)。三座神殿都建在一个90公分的平台上,中间那座较高,殿的前方有一座前厅连接,是供奉湿婆大神,南面那座也是,北面那座则是供奉毗湿奴大神。三座神殿的正门开在东面,其他三面则是封闭的假门。


女皇宫与其他吴哥古迹最大的不同, 是它的纤细的建筑和华丽的雕刻,具有一种雌性的媚力。它的建筑材料,采用的是一种含玫瑰红的细质砂岩,这种砂岩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浅浅的粉红色泽,艳丽而眩目,犹如含羞答答的美人的粉脸(见左图)。它的华丽雕刻,几乎填满了每一寸建筑面积。和其他早期的吴哥雕刻同样,它们门楣顶上的雕饰,题材大多是出自印度教神话故事和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马《摩诃婆罗多》的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和传说,常期以来就是印度教徒宗教精神的来源,历久不衰。

2008-09-15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10):吴哥城之三


象台(Elephant Terrace)在皇宫遗址区东面,形成皇宫遗址区的东墙,从巴芳寺的北墙开始然后往北延伸,直达皇宫外的大广场,北接癞王台。在这300米长,2.5米高的无盖长廊,共有5个同样的平台,两边雕着三头巨象,中间有一阶梯,供人上下(见左图)。贯串这5个象台的长廊,都刻有形形色色的石刻象雕与神话中的神鸟Garuda,因而得名。这象台是在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时兴建,以后各朝续有扩建。




象台前的广场,是吴哥王朝举行各类庆典和国王与民同乐的地方,和我国Padang的作用类似。在这里,每逢节庆期间,都有各种斗兽(狮斗、虎斗、象斗)、兢技、歌舞表演等娱乐,招待外国使节。在广场侧边设有宾馆,招待来访外宾。中国元朝使节周达观曾参与其盛,他的著作如是描述: “每用中国的十月为正月。是月也,名为佳得。当国宫之前,缚一大棚,上可容千余人,尽挂灯球花朵之属。其对岸远离二三十丈地,则以木接续缚成高棚,如造塔扑竿之状,可高二十余丈。每夜或设三四座,装烟火爆杖于其上,此皆诸属群及府第认直。过夜则请国王出观。点放烟花爆杖,烟花虽百里之外皆见之。爆杖其大如炮,声震一城。其官属贵戚,每人分以巨烛槟榔,所费甚多,国王亦请奉使观焉,如是者半月而后止。......每月必有一事。......”

我一边沿着象台往北走,一边想象周达观游记中所描述的13世纪末吴哥王朝举行节庆时的画面。那些临时大棚、木质高塔、花灯、彩带、烟花、观礼的国王、大臣、外交使节,当然还有喜气洋洋的老百姓.....这一切的一切都太熟悉了,我彷佛回到了岛国的国庆日、中秋节、河畔迎春等普国欢庆的节日,我们不也是那样子大事铺张的吗?我们的那些奢华,那些跨张的炫耀,有人记录在案,好让800年后的游客也来缅怀一番吗?目睹这个曾经在历史舞台上强盛约500年的东南亚古国,它那曾经接受无数鲜花掌声的历史广场,如今则是荒草一片,想到我们年轻而好高鹜远的岛国,借古鉴今,我能不杞人忧天吗?


象塔广场的前方有一组小型塔状建筑,共12个,大小不一,高矮各异,分列胜利大道的两旁。关于它们的用途,旅游书的作者有很多种猜测:有人说它们刚好12个,代表12生肖,是吴哥王朝按照犯人的生肖监禁他们的地方;也有人说在12塔间系上绳索,供艺人在上面走“钢索“,国王和大臣则在象台观赏;有人的想象力特别丰富,竟然说罪犯如能从塔与塔间的绳索走过而不掉下,则证明他属无罪,否则就被处死。还有人说,12塔是吴哥国王为他的12个爱妃建造的,每人一座。根据周达观的说法,若有两家争执,不能分辨谁是谁非时,皇宫对岸有小石塔12座,命令争执的两个人,各坐在一个塔中。塔的外面两家的亲戚坐守着互相提防。或坐一二日,或坐三四日。无理的那个,一定会生病,或者身上生疮疖,或者咳嗽发烧等。有理的一方,则会安然无恙。用这种方法来判断是非曲直,叫做天狱。


从象台往北走,没多远就到了癞王台。这是一组独立的平台,高六米,延伸至皇家广场的那一边,长25米,但转角处向内凹入,故形成八角形的平台。这平台相传是一位得了麻风病的国王的住所。导游说,其实没有所谓的麻风国王,这其实是供奉阎王Dhama(或Yama) 的地方,平台的对面就是当年的焚化场。它被后人取名为癞王台,主要是那尊阎王石像,被发现的时候,因为长期的风化,又长满苔藓,故看起来颇似满脸癞痢的麻风病人的石像,因而得名。



现在放置在癞王台现场的石像(见左图),是一尊复制品,原来的那尊癞王石像现藏于金边的国家博物馆。

癞王台有内墙和外墙两层,且都有保存的很好的深雕图像。平台的东南面、东面及北面的一小段外墙,都刻有雕像,每面都有六七层,最低一层以及转角处刻上五头、七头或九头蛇神Naga;其上各层则刻上拔剑的男性神灵与坐着的女神,全都是深调,每个雕像无不活灵话现,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在癞王台下的深沟里,还有另外一组与地面外墙相同的雕刻。导游说,这组雕刻才是原来的癞王台,只因后来坍塌被埋在地下,地面上的墙则是在15世纪时重修的复制墙。

大吴哥城精彩处处,我们只有半天的时间,自然无法一一细看。城中的其他胜景, 如12世纪初建立的比丽碧都寺遗址群(Preah Pithu Group)、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建成的比丽巴里来寺(Preah Palilay) 以及 御用浴池等,只好留待下次有机会再来看了。

2008-09-12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9):吴哥城之二


从巴杨寺往北走,我们就到了巴芳寺(Ba Phoun) 的通道,远远可以凭眺已经严重坍塌的巴芳寺遗址(见左图)。

位于巴杨寺以北,紧挨着古王宫南墙的巴芳寺建于9世纪中期,是作为吴哥王朝第二次王都中心的国家神殿而建的,深具历史价值,所以虽然坍塌不堪,当年(1960年代)的法国远东研究院的考古队决定修复它,但几经波折,柬埔寨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后,又连年内战,直到最近几年才由联合国世界遗产基金会的工作队伍接手修复的工作,目前尚未完工。吴哥王朝的国家神殿,习惯上都建在王都的中心,按照山的形状而建造,以之象征印度教的宇宙中心须弥山(Meru)。第一次王朝中心神殿,是我们昨天刚参观过的巴坎山神殿,而这远远出现在眼前巴芳寺是第二次王都神殿;刚刚参观过的巴杨寺则是第三次王都的中心神殿。

巴芳寺古称“汉马芝里寺”,或称“汉马灵加芝里”,意思是“金角山寺”。13世纪时,中国元朝的使节团团员之一的周达观,曾在他的游记《真腊风土记》中提到这座寺院。他指出,“金塔(指巴杨寺)之北可一里,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高,望之郁然。......”这里所谓的铜塔,就是指眼前的巴芳寺。

如今,我眼前的巴芳寺,在接近正午的阳光照射下,虽然像黄金一样光彩耀目,已经修复好的基层回廊隐约可见,但它上面的建筑则仍然像一堆黄泥土(见左图),当年被编号拆下安置在通道前树林里的庙石,还杂乱无章地躺在地上,修复的工程何日才能完成呢?我多希望,我现在能具有魔法,可以弹指将地上躺着的石块,让它们一一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马上恢复昔日的雄姿,那该有多好呀!

然而,巴芳寺目前仍然是废墟一座,唯一能让我回味的也许是那条直通寺院大门的笔直引道了。这条引道,长172公尺,用1公尺高的圆形石柱架高,上面铺有石板,圆形石柱间距离很密,上下柱头都有雕花。这条引道,比起较晚建成的吴哥窟引道,亦不惶多让呢!

根据法国人的资料,巴芳寺是一座高耸的金字塔,由砂质石快建成,基层东西长125米,南北宽100米,总共分三层;每层皆有无间断回廊贯穿入口门阁,转角处有角楼。寺院的入口门阁都以女神和各种兽类雕像装饰;二楼回廊则刻上印度史诗和神话故事。据考,现已坍塌的中央神殿曾经在13世纪中期后重修过,也许就在那次重修时中央神殿被渡上一层铜箔,因而引起周达观的注意,而称之为“铜塔”。


紧挨着巴芳寺的北边,就是皇宫遗址区。这遗址区方圆14公顷,呈长方形,四周由一道5米高的红泥围墙环绕,向东的大门有一道宽大的黄泥路,通向胜利之门,路的两旁各有一排12座小塔,据说这里是当年吴哥国王在出征前阅兵的广场(见左图)。共有5座石造的阶梯楼塔通往入遗址区,南面和北面各两座,东面则只有一座,但较其他四座为大,而且与战像台平行。区内不准车辆通行。

皇宫遗址区始建于11世纪,然后一直作为历代吴哥皇朝的皇宫,直到16世纪。在这段期间,皇宫遗址区进行过很多次修复、改建或加盖工程;晚近出土的证据显示,这里还有更早的建筑物,例如一座由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 )的一位大臣的寺庙兼住宅遗址,就是在公元10世纪建造的。这里的大部分建筑,都是非宗教用途的宫廷楼宇,用木料或其他易损的材料建造,现已荡然无存。还好,通过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的描述,我们还可以想象当时的繁华气象:“国王及官舍皆面东。国宫在金塔、金桥之北,近北门,周围可五六里。其正室之瓦以铅为之;余皆土瓦,黄色。梁柱甚巨,皆雕画佛形。屋颇壮观,修廊复道,突兀参差,稍有规模。其莅事处有金窗,棂左右方柱,上有镜约四五十面,列放于窗之旁。其下为象形。闻内中多有奇处,防禁甚严,不可得而见也。”

皇宫遗址区内有好几组建筑遗址,仍然有迹可寻。例如,这座皇宫的始建者耶输跋摩一世的皇宫遗址东面的护卫洪沟,隐约可见。皇宫遗址内的地基,较宫外地面高出约1.2米,有些地方甚至更高。区内虽有几组建筑遗迹,但除了空中宫殿最引人瞩目外,其余的遗迹都无甚可观。


所谓的空中神殿(Phimeanakas) 是指一座位于皇宫前方的高高的金字塔(见左图),其三层基塔的地面长35米,宽28米,每层12米高,四面皆有陡峭的阶梯登塔。两侧有石雕狮子,而四个角落则安置有石象看守。在顶层,通过外围的回廊进入中央,可以看到一个寺塔的台基,高2.5米。从这座金字塔的位置偏于皇宫正门的南面看来,它应该不是作为中央建筑,那它的存在的目的是甚麽呢?是周达观《真腊风土记》里所描述的那座吴哥国王与九头蛇神Naga每晚缠绵的那座“金塔”吗?那麽,这塔是为供奉九头蛇神Naga而建的咯?但是有学者认为,周达观所记的那则“国王与九头蛇精交媾以保社稷”的传说,只在当时旅居吴哥城的华人中流传,不足为据。然则,这高塔是防御用途的瞭望台,抑或是国王出征时的阅兵台吗?我从这金字塔的原名“Phimeanakas”(Theaerial chariot, 即空中战车),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居大。

2008-09-05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8):吴哥城之一

吴哥城(Angkor Thom),又称大吴哥或大城市。在柬埔寨语里,Angkor是城市或都市,Thom的意思是“大”,Angkor Thom 就是大城市。该城始建于公元890年耶输阇摩登基后的第二年,后来一度迁都,公元947年罗因陀罗阇摩又搬回这里定都,到12世纪时由阇耶阇摩七世(Jayaverman VII) 把它发展现到现今看到的规模。公元1181年,吴哥王朝战事连连,但阇耶阇摩七世仍有余力大兴土木,扩建吴哥城。


吴哥城共有5个大同小异的城门,东南西北4道门通向城中心的巴杨寺;另外一道则从东面偏北的方位直通王宫,称为胜利之门,是纪念阇耶跋摩七世驱赶入侵的占婆人,大获全胜而辟建的。我们是从维修得最好的南门进城,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那个大大的佛脸雕像,高高而平稳地嵌在拱形的大门楼上,背着蓝天白云,左右又有绿树掩护,正眼看着我们,脸带笑容,似乎在欢引我们的到访(见上图)。

走到门前入口处,只见大门前的通道宽敞。通道是建在横跨护城河的大桥上,两旁各有半身石雕人像27尊,每尊高约7尺,有些酷似中国的兵马俑,整齐地列队跪坐在领头的七首巨蟒的后面,紧紧拉住巨蟒的蛇神Naga,像在拔河,个个表情严肃,勇武有神;大蟒蛇神的尾巴没入石桥的另外一端(见左图)。导游说,这门前的排阵,和整个城市的设计是一体的,它表达的是印度教创世纪神话中的搅拌乳海而创生万物,护城河的水象征乳的海洋,石雕人像则代表众神和众魔,左边一排是众神,右边一排是恶魔,蛇神的身体则是搅动乳海用的工具;环绕城市四周的城墙是山脉,而城中心的巴杨寺就代表须弥山,是宇宙的中心。众神与众魔合作,一起搅动乳的海洋而创生万物,是耳熟能详的印度教神话故事。排在通道最前列的蛇神Naga, 则负有守城的责任,是守护神。在印度教的神话中,蛇身也象征城内统治者和城外老百姓的联系;或天界与地界联系的彩虹。


吴哥城是一座四方形的城市,边长3公里,四边皆有护城河,5座城门其实都是一座巨大的佛塔,塔身高达23米,进城的道路就从塔下穿过。塔楼上的四边都塑有大头人像,有人说是湿婆神,也有人说是毗湿努神,但一般认为是阇耶跋摩七世的形象。人头像高3米,方额大口,样貌慈祥,双目半闭,嘴角略带微笑,但却显得静穆而威严。我想,他们在城头上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为何依然如此从容!

城门的左右两侧,各有三头石像一座,象牙垂地,长长的象鼻在莲花中卷来卷去,十分可爱。在印度教的神话里,三个头的巨象埃拉瓦塔(Airavata) 是东方天界的护法因陀罗(Indra) 的坐骑,它有白色的身体、四根象鼻。


走过四面都有雕像的南大门,我们改乘城内特许的小型面包车前往城中心的扬巴杨寺(Bayong)。

我们在寺院南门的护寺河外拍了一些以南传佛教徒为模特儿的彩照后,转到西门,然后从西门登上寺院参观。

巴杨寺是吴哥古迹中,除吴哥窟外另一个引人瞩目的胜景,始建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时的1181年至1218年,历时37年。后来的国王又在这座国立寺院上加 建或修改,使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彩。这座有塔林之称的寺院,和吴哥窟的主神殿一样也是有三层基殿,一层比一层陡峭。据史料记载,从前通向巴杨寺神殿, 共有5 道门,其中4 道位于四方形的寺院的东西南北两条轴线上,正门朝东。第五道门开在与空中宫殿和巴芳寺中枢轴门一致的地方,是当年最常用的入寺之门。5道门上都有雕刻,甚 至地下也有很多浮雕。今天,游客多选用东门入寺。



我们之所以选择从西门入寺,因为那里人少,较为安静。过了由两头狮子和四尾七头蛇神护卫的城堤,我们就到了寺院的西门,门内的南北两侧都有浮雕回廊。回廊分内外两层,外回廊多表现战争、农耕、渔猎、市集、贸易、婚礼、杂技等日常生活的写照;内回廊则以神话故事为题材。再上到第二层,情况也类似。不论是外回廊或是内回廊,都形“口”字型,四通八达,不论游客从那一个门入寺,只要时间充裕都不会错过任何题材的精彩浮雕。

从第二层内回廊,有两道阶梯可让游客爬上神殿的最高层。我和云因为无法适应内回廊稀薄焖热的空气与磨踵檫肩的人潮,选择从陡峭的外阶手脚并用地爬上离地43公尺的顶层。在这里,我们犹如到了山顶,但见四周苍翠的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把刚才观览神话故事与战争场面的那种郁闷洗涤得干干净净,心情也恢复清爽,彷佛回归空灵世界。在这四周都有四面人像围绕的顶层,中间是一座圆形的尖顶神塔,直径25米,由四个小型神殿围绕着个一四方形中殿而成,外墙则形成一道雕有5个神像的圆形回廊,结构颇具创新。这座圆形神殿的入口开在东殿,南殿供奉历代国王,西殿供奉毗湿奴神,北殿则供奉湿婆神。现在,中殿是空的,据说原来是供奉佛祖的,这个本寺院的主神像,在13世纪中期的一场反佛教浪潮中被轧下并丢弃在中央水井之内,直到1933年才被法国的考古队伍发现,1935年修复后现安置在胜利之道以南的一座较小的神塔内。


巴杨寺(Bayon),又译为巴戎寺,建于公元12世纪末,属于印度教向佛教转型的新建筑风格,称为巴杨寺风格。它的特点是37尊四面佛塔上的观世音菩萨 像(据说从前共有49尊,但并非全是四面刻像,有者只有三面或两面雕像)。当我们在巴杨寺 的顶层绕一圈时,那些团团包围着我们的高大而面带笑容的四面佛头像,随着方位的不同,而无所不出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有时多个,但至少会有一个菩萨在向着我 们微笑,感觉很温馨。但是,对西方人来说,可能感觉完全不一样。例如法国远东研究院的亨利.帕门蒂尔在吴哥逗留了数年,然而他对“四面八方都有眼睛瞪着 我”的菩萨雕像,感觉很不自在。

巴杨寺的另一特点,则是宗教信仰的兼收并蓄。在这座寺院里,印度教中的湿婆宗、毗湿努宗和佛教的雕像都有。巴杨寺的建基者阇耶跋摩七世虽然本身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但他 对宫廷和大臣们中的湿婆和毗湿奴教徒并不排斥。国王的宗教和谐政策,使到寺院的设计者和建筑师得以自由发挥。虽然阇耶跋摩七世的继承人阇耶跋摩八世,曾一 度反对佛教作为国教,并把那座原来安置在最高层的中心塔上的佛像,丢弃在塔内的中心井底,但后来的国王又恢复多元宗教的政策。
那座惨被遗弃的佛像,后来在1933年被法国远东研究院的考古队伍找到,并加以修复,现安置在吴哥城里的一座较小的佛塔内。


在顶层绕了一圈,我看见那里有几个装扮成着印度神话人物的柬埔寨人,向游客提供合照服务,每张照相收费1美元,我觉得有趣,就和她们合拍了几张,然后才循原梯慢慢回到西门,与其他的团员会合。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7):守城乌寺

回旅馆用过早餐后,我们在8时半再出发,前往吴哥城。

途中,经过一座单独的小型金字塔神庙,导游说是守城乌寺(Baksei Chamkrong),建于公元10世纪初期,当时是哈鲁沙阇摩一世(Haeshavarman I)在位。哈鲁沙阇摩一世是吴哥城创始者耶输阇摩的继陈承人,在位约十多年,但不论才干或影响力,都远远不及他的父王。

守城乌寺位于巴肯山麓的东北角,高12米,主要是用当地的红土砖砌成,一度因后来的吴哥王迁都而部分崩坏,后来由从新迁回吴哥旧都的罗因陀罗阇摩(Rejendravarman)在公元948年重新维修过。该寺原来是哈鲁沙阇摩一世献给他的父王和母后的,寺内供奉着湿婆神和他的妻子戴维女神;罗因陀罗阇摩重修后改为供奉饶王神。

我们的旅行车经过守城乌寺时,正好朝阳初升,红红的阳光照射在红砖砌成的寺院,好像给它渡上一层金箔般,显得格外艳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