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5

柬埔寨吴哥古迹之旅(8):吴哥城之一

吴哥城(Angkor Thom),又称大吴哥或大城市。在柬埔寨语里,Angkor是城市或都市,Thom的意思是“大”,Angkor Thom 就是大城市。该城始建于公元890年耶输阇摩登基后的第二年,后来一度迁都,公元947年罗因陀罗阇摩又搬回这里定都,到12世纪时由阇耶阇摩七世(Jayaverman VII) 把它发展现到现今看到的规模。公元1181年,吴哥王朝战事连连,但阇耶阇摩七世仍有余力大兴土木,扩建吴哥城。


吴哥城共有5个大同小异的城门,东南西北4道门通向城中心的巴杨寺;另外一道则从东面偏北的方位直通王宫,称为胜利之门,是纪念阇耶跋摩七世驱赶入侵的占婆人,大获全胜而辟建的。我们是从维修得最好的南门进城,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那个大大的佛脸雕像,高高而平稳地嵌在拱形的大门楼上,背着蓝天白云,左右又有绿树掩护,正眼看着我们,脸带笑容,似乎在欢引我们的到访(见上图)。

走到门前入口处,只见大门前的通道宽敞。通道是建在横跨护城河的大桥上,两旁各有半身石雕人像27尊,每尊高约7尺,有些酷似中国的兵马俑,整齐地列队跪坐在领头的七首巨蟒的后面,紧紧拉住巨蟒的蛇神Naga,像在拔河,个个表情严肃,勇武有神;大蟒蛇神的尾巴没入石桥的另外一端(见左图)。导游说,这门前的排阵,和整个城市的设计是一体的,它表达的是印度教创世纪神话中的搅拌乳海而创生万物,护城河的水象征乳的海洋,石雕人像则代表众神和众魔,左边一排是众神,右边一排是恶魔,蛇神的身体则是搅动乳海用的工具;环绕城市四周的城墙是山脉,而城中心的巴杨寺就代表须弥山,是宇宙的中心。众神与众魔合作,一起搅动乳的海洋而创生万物,是耳熟能详的印度教神话故事。排在通道最前列的蛇神Naga, 则负有守城的责任,是守护神。在印度教的神话中,蛇身也象征城内统治者和城外老百姓的联系;或天界与地界联系的彩虹。


吴哥城是一座四方形的城市,边长3公里,四边皆有护城河,5座城门其实都是一座巨大的佛塔,塔身高达23米,进城的道路就从塔下穿过。塔楼上的四边都塑有大头人像,有人说是湿婆神,也有人说是毗湿努神,但一般认为是阇耶跋摩七世的形象。人头像高3米,方额大口,样貌慈祥,双目半闭,嘴角略带微笑,但却显得静穆而威严。我想,他们在城头上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为何依然如此从容!

城门的左右两侧,各有三头石像一座,象牙垂地,长长的象鼻在莲花中卷来卷去,十分可爱。在印度教的神话里,三个头的巨象埃拉瓦塔(Airavata) 是东方天界的护法因陀罗(Indra) 的坐骑,它有白色的身体、四根象鼻。


走过四面都有雕像的南大门,我们改乘城内特许的小型面包车前往城中心的扬巴杨寺(Bayong)。

我们在寺院南门的护寺河外拍了一些以南传佛教徒为模特儿的彩照后,转到西门,然后从西门登上寺院参观。

巴杨寺是吴哥古迹中,除吴哥窟外另一个引人瞩目的胜景,始建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时的1181年至1218年,历时37年。后来的国王又在这座国立寺院上加 建或修改,使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彩。这座有塔林之称的寺院,和吴哥窟的主神殿一样也是有三层基殿,一层比一层陡峭。据史料记载,从前通向巴杨寺神殿, 共有5 道门,其中4 道位于四方形的寺院的东西南北两条轴线上,正门朝东。第五道门开在与空中宫殿和巴芳寺中枢轴门一致的地方,是当年最常用的入寺之门。5道门上都有雕刻,甚 至地下也有很多浮雕。今天,游客多选用东门入寺。



我们之所以选择从西门入寺,因为那里人少,较为安静。过了由两头狮子和四尾七头蛇神护卫的城堤,我们就到了寺院的西门,门内的南北两侧都有浮雕回廊。回廊分内外两层,外回廊多表现战争、农耕、渔猎、市集、贸易、婚礼、杂技等日常生活的写照;内回廊则以神话故事为题材。再上到第二层,情况也类似。不论是外回廊或是内回廊,都形“口”字型,四通八达,不论游客从那一个门入寺,只要时间充裕都不会错过任何题材的精彩浮雕。

从第二层内回廊,有两道阶梯可让游客爬上神殿的最高层。我和云因为无法适应内回廊稀薄焖热的空气与磨踵檫肩的人潮,选择从陡峭的外阶手脚并用地爬上离地43公尺的顶层。在这里,我们犹如到了山顶,但见四周苍翠的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把刚才观览神话故事与战争场面的那种郁闷洗涤得干干净净,心情也恢复清爽,彷佛回归空灵世界。在这四周都有四面人像围绕的顶层,中间是一座圆形的尖顶神塔,直径25米,由四个小型神殿围绕着个一四方形中殿而成,外墙则形成一道雕有5个神像的圆形回廊,结构颇具创新。这座圆形神殿的入口开在东殿,南殿供奉历代国王,西殿供奉毗湿奴神,北殿则供奉湿婆神。现在,中殿是空的,据说原来是供奉佛祖的,这个本寺院的主神像,在13世纪中期的一场反佛教浪潮中被轧下并丢弃在中央水井之内,直到1933年才被法国的考古队伍发现,1935年修复后现安置在胜利之道以南的一座较小的神塔内。


巴杨寺(Bayon),又译为巴戎寺,建于公元12世纪末,属于印度教向佛教转型的新建筑风格,称为巴杨寺风格。它的特点是37尊四面佛塔上的观世音菩萨 像(据说从前共有49尊,但并非全是四面刻像,有者只有三面或两面雕像)。当我们在巴杨寺 的顶层绕一圈时,那些团团包围着我们的高大而面带笑容的四面佛头像,随着方位的不同,而无所不出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有时多个,但至少会有一个菩萨在向着我 们微笑,感觉很温馨。但是,对西方人来说,可能感觉完全不一样。例如法国远东研究院的亨利.帕门蒂尔在吴哥逗留了数年,然而他对“四面八方都有眼睛瞪着 我”的菩萨雕像,感觉很不自在。

巴杨寺的另一特点,则是宗教信仰的兼收并蓄。在这座寺院里,印度教中的湿婆宗、毗湿努宗和佛教的雕像都有。巴杨寺的建基者阇耶跋摩七世虽然本身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但他 对宫廷和大臣们中的湿婆和毗湿奴教徒并不排斥。国王的宗教和谐政策,使到寺院的设计者和建筑师得以自由发挥。虽然阇耶跋摩七世的继承人阇耶跋摩八世,曾一 度反对佛教作为国教,并把那座原来安置在最高层的中心塔上的佛像,丢弃在塔内的中心井底,但后来的国王又恢复多元宗教的政策。
那座惨被遗弃的佛像,后来在1933年被法国远东研究院的考古队伍找到,并加以修复,现安置在吴哥城里的一座较小的佛塔内。


在顶层绕了一圈,我看见那里有几个装扮成着印度神话人物的柬埔寨人,向游客提供合照服务,每张照相收费1美元,我觉得有趣,就和她们合拍了几张,然后才循原梯慢慢回到西门,与其他的团员会合。

没有评论: